第448部分 (第1/4页)

存了多少年,竟然还崭新如故。

看帛写“天武秘形初解”,陈海心里一探,他还以为利用神卫傀儡分身的神识感知,分拆武道秘形乃是他的初创,没想到当初炼制神卫傀儡分身的上古大能们,对神卫傀儡分身具什么妙用,实际早就一清二楚了。

陈海隔空摄来一只银匣,看到里面封存的竟然是九元归神真解的第二层功诀,所载竟然就是他此时所需、巩固元神修为,利用元神所修炼、施展的种种神通。

再将其他银匣打开,赫然发现,有阵法初解、丹道书、天机禁制初解、诛神剑阵诀、御雷真解等他此时踏入道丹境之后,所急需修炼来增强自身战力的玄门真法。

左耳在第一层大殿所留的法宝不多,估计在此前的大战中,玉虚神殿所留存的完整无损的法宝极为有限,而且绝大多数都是不能暴露行迹的,祭坛之中只有一只灰扑扑制成普通香囊般的储物袋,绣有“藏芥”二字。

藏芥宝袋没有附着他人的神魂印记,陈海拿过来就能感知到藏芥宝袋之内空间竟然有一栋四五丈高的大殿那般大,他随手将纯钧魔戟扔进去,赫然发现藏芥宝袋竟然能减去所储之物九成还多的重量。

储物法宝不能完全减重,实是储物法宝最大的弊端,毕竟像陈海力大无穷,也不可能背着数万斤重的东西奔走如飞,多少都会有很大的影响,而眼前这只藏芥宝袋,竟然能减九成重,对陈海来说,实要比其他法宝更加实用。

第七百三十五章 出关

昏暗无光的玉虚神殿内,陈海盘膝而下,将第一层大殿收录的诸多道书典藏先直接拓印到识海之中。

虽说陈海已经修成识海、元神,只要信息量不超过识海的承载,他就直接能将大量的道书典藏,先囫囵吞枣、不求甚解的直接拓印到识海之中。

这比过目不忘的记忆神通还是要强出无数倍。

不过,初次接触如此巨量、燕州都绝无仅有的玄诀真法、阵法禁制,陈海常常会情不自禁停下来,试图去参悟其中的精微奥秘。

将道书典藏拓印到识海之中,并非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极耗精神念力及灵元法力,而心神沉浸进去参悟其中的奥义,更耗精神念力。

不多时间,陈海就显得特别的疲惫、憔悴,一副神思耗竭的样子。

只是初次接触如此大量的、更高层次的道书典藏,又怎么叫陈海不沉迷?

除了九元归神真解第二篇,依根本法诀修行,能增强、凝炼元神,为冲击道胎奠定更坚实的道基,诛神剑阵、御雷真解两本道书,更是他此时就能修炼来提升实力的术法神通,怎么能叫他不见猎心喜?

陈海最终还是强忍住内心的冲动,先将其他道书典藏都拓印到识海之中,将这些道书典藏放归原处之后,才认真翻看诛神剑阵与御雷真解的内容。

御雷真解,从最基础的聚雷术、御雷术到道胎境玄修才能掌握的紫霄神雷术、雷狱牢笼的修炼之法都有记载,是一门极为实用的雷系术法修炼道书。

诸多雷系术法,陈海在燕州时都看到苍遗有施展,但他当时专心武道修为,又要主持军政大事,实在没有太多精力兼修玄法,也没有跟着苍遗去修炼更深层次的御雷神通,没想到在玉虚神殿第一层大殿里,竟然有这么一本道胎境以下的雷系术法修炼大全。

陈海掌握风雷真意,御雷真解里还有关于雷霆淬体的一些介绍,很值得陈海花时间认真的修炼一番。

而诛神剑阵,仅看总纲部分就能看得出这一门是比韩三元所用冲灵剑阵更加强大的剑阵神通,只要参悟出诛神剑阵图,以灵海秘宫及诸身窍脉灵穴,在体内勾勒出剑阵图,便能同时祭御多支灵剑御敌。

此时北陵塞堪堪稳住,陈海也不便在玉虚神殿之中久留太长的时间。

看到角落中有一团霞光,应该是通往第二层大殿的门户所在,陈海走过去,伸手轻轻推了一下,只觉得这团霞光之中充满着狂暴的力量,还不是他此时所能破解。

左耳将玉虚神殿、流阳宫灭亡以及神王衣钵的根本**都放在第三层大殿,而照眼前情形看来,第二层大殿之中应该存放了一些他修入道胎境之后才能用得上的法宝、道书,陈海这时候也就不着急强闯第二层大殿。

陈海步出玉虚神殿后,再回到聚灵石室之中,心随念转,半个时辰之后,又重新恢复青鳞魔躯,待穿戴整齐之后,走回地面。

此时的北陵塞,已经彻底变了模样,差不多在之前北陵塞的基础上,又在外围筑了一道坚固的城墙,差不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