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 (第2/4页)

人一番寒暄,双双落座,穆国兴走到自己的车里,拿出带来的烟酒非常诚恳的对记说:“吕记,我们家里的人知道你给了我很大的帮助,所以让我专程来拜谢你!这点礼物不成敬意,请你务必手下。”吕记看到穆国兴带来的是几条中华烟和几瓶三十年的茅台酒,都快要顶自己几个月的工资了,尤其是那茅台酒,是专供省部级以高层领导的。有钱也买不到,自己这个小小的县委记可是从来没有见过。这一下,可有了在外人面前炫耀的本钱了。中央领导给自己送的礼物,先不说礼物的贵重如何,但就是这份面子,又能有几个人有呢!今天赵婷这个小丫头也在这里看到了,看来自己无论如何明天也要去一趟东阳了,要把这礼物分一半给赵记了,到时老领导还不高兴坏了,想到这里心中一阵得意但嘴却连声推辞,但在穆国兴的坚持下,才半推半就的收下来了,马吩咐夫人收起来,说明天要去东阳看赵记。

这时吕如梅过来请大家入席,吕记马想到了副记田纪光,如果不是他去双山镇见机行事,也就不会有穆国兴的来访,真要说起来,老田还是一个功臣哪,想到这里马打电话要田纪光过来陪穆公子。田纪光正在家里吃饭,听到这个消息后不顾老婆的唠叨,急忙赶来吕记家。

吃饭时,董校长不住的给穆国兴夹菜,赵婷却只静静地看着,偶尔和穆国兴目光相会时,就急忙闪了开来,惹得吕如梅心里暗笑:这个小妮子动了春心了,不再是那个说一辈子不嫁人的冰美人了。

饭后,穆国兴同吕、田二人聊起了穆从军的调研,谈到如何帮助农民脱贫致富一事,吕、田只是强调了今后如何减少开支,并准备裁减一些编制外的人员时,穆国兴说道:“我有一点不成熟的想法,想请二位记指教。开源节流的想法是好的,但这是相辅相成的事情,光去节流不去开源只能是一潭死水,搞活经济主要的是如何去开源,增加收入才是根本,才是主要矛盾。”一番话说的众人直点头,特别是赵婷更是佩服不已,感觉穆国兴不像自己见过的那些高官子弟,不是一个绣花枕头,还是有真材实料的。

吕记说:“国兴的意见很好,县里不是没想过办法,由于双山县是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大多属于丘陵地带,主要的农作物就是杂粮,也没有矿产资源,曾经想过发展果树和养殖业,但是没有钱,国家每年下拨的经费,吃饭都不够,现在教师的工资都拖欠了两个月了。每次去地区和省里要救济款时,我的心里就像针扎一样。看到农民兄弟现在这样贫困,我的心里更不好受,是我这个记无能啊。”

穆国兴听到吕记的一番话,感到这个人还不错,还知道要为民做点事,等回去后开天眼看一看,如果真是一个好官,自己也可以帮他一下。

“吕记,您也不要自责,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如果你真想为老百姓做点事的话,我倒是有个办法,可以帮你。”穆国兴一边观察着一边慢悠悠的说。

“是吗,哪太好了,我代表双山县六十万老百姓先谢谢你了”吕记一听穆国兴的话眼睛一亮:太子说话了,自己县里这点事还不是小菜一碟,找他老爸随便弄点钱来,县里的日子也就好过了。

第二十八章诚心邀请

穆国兴听到吕记的话后,就知道吕记误解他的意思了。连忙对吕存彪说:“吕记我给你帮这个忙不是别的,就是为了给你找一个开源的好办法,准备送你一个聚宝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吗。”吕存彪一听马来了兴趣,坐在沙发的身子直了起来。对穆国兴:“国兴,你有什么好办法,说来听听。”

穆国兴答到,“吕记,你知道我在双山镇的青石村生活了十几年,对那里的一草一木都非常的熟悉。青石村的旁边,有一口神仙泉,水质清澈甘甜,前天我去取了一点水样交给省里有关部门化验,结果是水质中含有大量的人体所必须的微量元素。我们县里特别是双山镇,粮食作物以杂粮为主,农民卖粮难的问题非常突出。我想如果能在那里利用这两个有力的条件,办一间酿酒厂,发展前景肯定是不错的。”吕存彪听了后,眼里里流露出失望的神色,本以为穆国兴回京城后,能给县里要一部分救济款,却原来是这样一个主意,但又不能表示出来,只好说:“国兴,你说的这个办法非常好,可还是一个钱子的问题不好解决。

穆国兴微微一笑说:“吕记,我有一个很好的朋他是香港人,想在内地投资,实力也非常雄厚。年前曾听他说起过,要准备找一个合适的地方建一个酒厂,专门生产高档酒。如果我回去把他拉来投资,我想他看到这么一些有利的条件,肯定会来投资的。现在的问题是,县里能给多大的优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