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6部分 (第2/4页)

这样不能怪这里的老百姓好奇心强,这个土山镇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三不管的地区,到这里来的最大的官也就是个县长了,再大的官也就从来没有见过。像穆国兴这样的高级干部来到这个小镇,不要说是普通老百姓了,就是镇上的干部也都觉得很兴奋。

还是老一套,一番握手寒暄,穆国兴在官员们的簇拥下,来到了位于三楼的镇委会议室,照例又是镇里的书记做汇报。其实大家也都知道,所作的一切都是些表面文章,一个镇委书记向市委书记汇报工作,你汇报的着吗?但这就是官场的规矩,尽管大家都知道这样做对工作没有丝毫用处,但是却没有一个人敢不去遵守这个规矩穆国兴看到镇长,人大主任、政协主席也拿出了他们的汇报材料,看了看时间,感到要是等他们汇报完了工作,今天这个九山村也就甭想再去了。

穆国兴对坐在他旁边的县委:“羽秋同志,由于时间的关系,下面的汇报就免了吧,是不是我们现在就到九山村?”

言羽秋点了点头,用手在话筒上敲了敲,会场立即安静了下来。

“同志们,由于时间的关系穆书记就不一一听大家的汇报了,没有汇报的同志,请把材料交给市委来的同志,下面我们就动身前往九山村民办小学实地考察一下!”

土山镇早就接到了县委办的通知,也做好了这方面的准备,县委书记一声令下,这个车队又一次启程了,沿着一条土路继续向西驶去!

一千二百三十一章一个心愿

车辆开出了七八公里,前面就没有了路,土山镇镇委书记冯振三和镇长陈向贵当着向导,在前面带着几个身强力壮的干部为穆国兴一行引路。

所有去九山村的人员,全部换上了永田县委事先准备好的迷彩服,看起来一个个也都显得精神抖擞。

路越来越难走了,和穆国兴一起来的市教委主任胡德利,是一个四十来岁的文人,这一次能和穆国兴一起来调研,让他着实的兴奋了一阵子,他以为,市委书记下乡,无所谓就是走走过场,装装样子,坐在车上,隔着玻璃看一下也就完事了。

当他听到穆国兴真的要翻山越岭徒步走十几里山路去一个小山村的时候,感到吃惊了。不要说这么大的一个干部了,就是一个县长在没有车的情况下也绝不对不会徒步走这么远的路的。

从来没有锻炼过的胡德利,可是吃尽了苦头,刚刚爬上了一个小山坡就如同一条被甩到了沙滩上的鱼一样,长大了嘴巴大口大口的喘着气。如果不是跟着市委书记,他真想就此掉头返回城里,他才不想受这种洋罪呢!想了解情况,让他们村里来人汇报一下不就知道了,干嘛非要跑一趟呢?

翻过一座山头,又是一座山头,十几里的山路整整走了两个多小时,一个坐落在半山腰的小山村终于出现在大家的视野里。

从村里飞奔出十几个村民,每两个人抬着一个类似于滑竿的东西,来到众人的面前。一个村干部摸样的人和冯振三用当地话叽里哇啦的说了一通,一乘滑竿就放在了穆国兴的面前。

这些人干部当中就数穆国兴的官大,但是,也数他的年龄最年轻,冯振三让村民们抬他的缘故并不是因为穆国兴没有体力了,而是因为他官大。

穆国兴年纪轻轻身强力壮,正愁找不到泄精力的地方呢,那里会坐这个东西啊,可是他不坐,下面的这些官员们也没有一个敢坐的,谁都想在市委书记面前好好的表现一下自己,又有谁愿意给市委书记留下一个体弱多病的印象呢?

让了半天,这些官员们是没有一个肯坐的,村民们只好又抬着他们的滑竿跟在了大队人马的后面。穆国兴回头望了望,这个队伍更加庞大了,大约的数了数估计有七八十个人,在山间小路上前前后后拖了有一里多。

村口站了一群前来迎接他们的老百姓,最前面是一个六十多岁,带着一副眼镜,头有些花白,不过看起来身体还是挺壮实的一个人,他的身后整整齐齐的站着两排大大小小的孩子,穆国兴知道,这个人就是给他写信的那个九山村小学的校长兼老师楚飞扬,他身后的孩子就是他学生。

楚飞扬做梦也没有想到,他的一封信竟然真的把市委书记给惊动了,刚才镇政府来人通知,市委书记要来他们学校视察的时候,他还不相信,现在看到真的有人来了,一颗心终于放下了,他觉得这些孩子们终于有希望了。

村口响起了锣鼓声和一阵阵的鞭炮声,村民在村干部的带领下,使劲的鼓着掌,从他们脸上的表情来看,他们的欢迎是真诚的。这也难怪,自古以来这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