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7部分 (第2/4页)

履行法律程序才能最后确定。严格说起来,省高院与省政府并没有统属关系。

“呵呵,王院长,今天来我这里是不是关于四方地产诉讼的事情。”

王建宇点了点头,从随身携带的包里取出了一个笔记本,边翻边说道:“省长,你在安江招商的时候,我曾经在电话里向你汇报过,四方地产起诉花江市政府的事情,我们根据你的指示给他们立了案,前几天他们又一次向省高院递交了诉状,起诉朝阳市政府违法行政,吊销他们的土地使用证。并起诉朝阳市公安局非法拘押他们的总经理王青漪。”

穆国兴笑了:“呵呵,四方地产还挺强硬的嘛,起诉了花江市政府还不算,又把朝阳市政府和公安局都送上法庭,看来他们的胃口不小呢。”

王建宇也被穆国兴的轻松幽默而感染了,也笑着说道:“是啊,四方地产的胃口确实不小,同时起诉国家三个行政机关的案例还是非常少见的。”

穆国兴点了点头,问道:“像这类行政诉讼案件,从立案之日起到一审判决,是多长时间?”

王建宇不愧是法院的院长,听到穆国兴的问话后,随口答道:“根据行政诉讼法第五十七条,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作出一审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有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审理的第一审案件需要延长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穆国兴笑了:“我认为有三个月的时间也就差不多了,实在是时间不够用的话,到时候你们再向最高院申请延长时间,不过我认为最长也不会过半年的。这期间你们该立案就立案。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其他的事情就交给我来处理吧。”

王建宇意识到,在这几个案子上穆省长肯定是有了应对之策了,否则的话,他也不会支持高院立案的。想不立案也就是一句话的事情,可要是立了案了,那就必须要按照法律程序来办了。省政府的权力再大,也不能不依法办事,不管怎么样,在表面上还要体现依法治国嘛。

王建宇想了想说道:“省长,如果立案了,那就要按照法律程序走了,我也看过他们的起诉状,我认为,四方地产在诉状中的事实和理由有很多问题,如果花江市和朝阳市准备充分的话,完全有胜诉的把握。”

穆国兴意味深长的看了看王建宇笑着说到:“王院长,你们就按法律程序来办吧。省政府现在正在进行依法行政大检查,当然要带头模范的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了。”

王建宇吞吞吐吐的说道:“省长,这个案子最高院也非常重视,有位领导也给我们打来电话,指示我们要依法办案,要把这个案子审理清楚,对一些敢于违法行政的单位和个人起到一个警示作用。”

穆国兴听后淡淡的说到:“法院嘛,就应该这样做,以法律为准绳,以事实为依据,是我们在办案中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通过这个案子,不仅可以给一些敢于违法行政的单位和个人一个警示作用,更可以告诫某些人,国家的财产不是唐僧肉,也不是谁想吃就吃的。”

王建宇满脑子糊糊涂涂的,和穆国兴告辞走出了办公室,回法院的路上,他在反复的思考着一个问题,穆省长对这件事情毫不在乎,这就说明他已经有了必胜的把握。可不管怎么说,两个市政府都成了被告,这件事无论怎么看带来的影响都是非常坏的。难道穆省长想通过中央给最高院施压?让最高院在二审的时候判花江市和朝阳市胜诉?

王建宇越想越觉得有这个可能,他也很清楚,虽然现在强调的是司法的独立性,在办案过程中不受任何一级组织和政府的干扰,但是在具体的实践中,法院也是绝对不敢不重视党委和政府的意见。如果说中央向最高院施加了压力,最高院也不得不屈从。

既然是最后这个结果,那么这个好人就不能只让最高院去当了,省高院也要在一审中做出有益于花江市和朝阳市的判决来的。只有这样,省高院才能够得到省政府的支持。要知道,省政府可是掌管着财权啊,省长也是省委的第一副书记,在人事任免方面可是有很大的话语权的。

一千六百六十七章打黑除恶

穆国兴并不知道王建宇此时正在动着这番心思,此时他的办公室里又来了第二个汇报工作的干部,这个人就是临时主持公安厅工作的副厅长韦元文。

韦元文向穆国兴汇报了这一段时间,省公安厅在全省打黑除恶行动中所作的工作,内容基本上都是打掉了多少个带有黑社会犯罪性质的团伙,抓起了多少个涉黑犯罪嫌疑人,全省刑事案件与同期相比下降了多少等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