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0部分 (第2/4页)

,也是在您的亲自领导下取得的成绩,我个人到并没有做出什么成绩来。”

“呵呵,有了成绩就应该表扬,犯了错误就要进行批评,这才符合实事求是的工作原则。我们省的各项工作最近开展的不错,房地产市场的整顿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实体企业的发展也很好,省里十几个重点项目的建设进展的也很顺利,你们几个副省长为此也做了大量的工作,省委是很满意的。”

两个人同时喝茶,意味着这个话题就到此为止了。穆国兴放下了茶杯,看了看施酉生笑着说道:“我在安江工作的时候,认识了一些著名的大华商,这些人非常热衷于慈善事业,前一段时间他们给我打来电话,说要为我们江南的老百姓做点事情,当时这件事情还没有最后定下来,我也没有对外讲。昨天他们的会长又给我打来一个电话,说已经给我们江南省捐赠了两百七十七个亿,你看我们怎么用好这笔钱啊?”

两千二百四十五章谈捐色变

两百七十七个亿?施酉生大吃一惊,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自古以来商人都是逐利的,谁也不会白白拿出这么一大笔钱来送人。这些华商不是富可敌国钱多的没地花,就是在什么地方有求于江南省委省政府,甚至还有可能又是一伙大骗子。

现在有人能够捐个几百万上千万就不得了了,不仅要新闻媒体进行连篇累牍的大肆宣传,还要让省里举行一个很隆重的捐赠仪式,生怕老百姓不知道他捐了款似地。而这些人也并非是单纯为了慈善而心甘情愿的掏钱,不是为了沽名钓誉,就是抱有其他目的,总之就是一句话,天下是没有免费午餐的。

在这方面施酉生可是有过深刻教训的。前年有一个国外来的所谓大华商,为了向江南省推销他们生产的防爆消防器材,主动提出要捐出一大笔钱支援教育。钱丰新为了给自己的脸上擦粉,显示自己有能耐,不仅指示省政府搞了一个非常大的捐助仪式,还邀请了一大批著名的企业家也到场捐款。

后来大华商如愿以偿的做成了生意,临走时还信誓旦旦的表示,回去之后马上就把善款汇来。谁知道这个大华商一走就没了音信,又过了几个月,才发来了一份电传,说他们公司在经营方面出现了问题,捐款的事情只能推迟了,至于推迟到什么时候,大华商也没有讲,明白着就是摆了江南省一道。

这个时候,捐款的事情已经被新闻媒体宣传的家喻户晓了,省教委也做好了使用这笔善款的计划,乍一听到这个消息,所有的干部在吃惊之余,也在暗地里嘲笑钱丰新是天底下第一号的大傻瓜。

当时施酉生分管着教委的工作,他也曾经提醒过李胜斌,千万不要被人家给忽悠了,并建议李胜斌请那位大华商从收到的防爆器材款中留下这笔善款。

谁知道施酉生的好心没有得到好报,钱丰新知道这件事情后,就把施酉生叫去了他的办公室,狠狠的训斥了他一顿,说施酉生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人家那么大的一个企业家,哪里会讲话不算话。

这件事情后来成了一个大笑话,渐渐的官场里的人都知道了这件事情。江南省的干部在钱丰新的*威之下自然是不敢讲,其他省市和国家部委机关的领导,摄于钱丰新政治局委员的地位,也不会多说什么。但是,江南省的其他干部可就遭殃了,只要是到国家部委去办事,人家准得拿这件事和他们开玩笑,搞的这些干部们狼狈不堪。

不仅如此,就是李胜斌这个当省长的也未能幸免,每次到京城开会,都会有兄弟省市的领导问他,江南省又收到了多少捐款,如果多的话不防拿一点出来,支援支援他们,搞的李胜斌是哭笑不得。

施酉生后来听说,钱丰新在收到了那位大华商的电传之后,暴跳如雷,把办公室里的电脑都给砸了。他这个时候才知道,省委书记的权力再大,也是管不到国外的,钱丰新也只能忍下这个肚子疼。

管不到外国的华商,可是江南省的企业家们可就遭殃了,钱丰新一声令下,二李自然是要积极行动了,软硬兼施,让全省的企业都必须捐款。在这种情况下,又有那个企业敢不乖乖的听吆喝呢?没有几天,这些企业家们就凑了不到十个亿的资金,总算是把这件事情给挡了过去,但由此造成的影响,却是非常坏的。

钱丰新坐了这一次蜡,可算是变得聪明了,后来谁要是再提捐款的事情,他是一概不信,一律把这些人看成是大骗子,以至于江南省已经到了谈捐色变的地步了。

施酉生现在有这个想法也不足为奇,就是穆国兴也感到这样讲有些牵强附会了,几百个亿的捐款确实有点骇人听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