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部分 (第1/4页)

大大的。

“湖山畔,湖山畔,云缠雨绵。雕栏外。雕栏外,红翻翠骈。惹下蜂愁蝶恋,三生石上缘。”

杏贞看了片刻这后世根本不算什么yd的戏曲,又瞧了瞧咸丰皇帝极为开心,略感无聊,便起身行礼道:“皇上,臣妾这去勤政殿瞧瞧。”

这话的意思是杏贞要去勤政殿批折子,皇帝点了点头,一边瞧着戏台上的杜丽娘,一边打量着站在边上伺候的林答应,“皇后你且去吧,别弄的太晚,早些回去休息。”

“是,臣妾告退。”嫔妃连忙站了起来,恭送皇后,杏贞下了戏楼,此时已经是晚上**点的时候了,新月如勾,斜斜地勾在天边,耳后的鼓乐喧天,杏贞也不坐轿子,和小安子一行人绕过天然图画,到了勤政殿皇帝的御书房“同道堂”里头,堪堪坐下批了几下折子,瞧见边上放着一个金丝楠木的小盒子,小太监双喜进来奉茶被杏贞叫住,“这东西儿,今个早上谁送进来的?”

杏贞向来对着宫人出手大方且不仗势欺人,太监宫女无一不服的,双喜回禀道:“是七爷今个早上进园子了,亲自把给万岁爷的贺礼送了进来。”

“哦?”杏贞在一本奏章上头写了“知道了”三个字,是礼部有关太庙的事宜,随意地浏览了一下,废话连篇,丢在了一边,“七爷今年多大岁数了?”

“七爷是道光二十年生人,如今是十六岁了。”

“差不多倒是该找个合适的亲事了”杏贞若有所思。

双喜上前凑趣,“那还要娘娘您这位长嫂费心呢,只要娘娘看中的姑娘,皇上必定是没有不答应的。”

“就你多嘴,”杏贞嗔怪了一句双喜,把荷包里的一个金裸子丢给了双喜,“这个赏你,”双喜连忙道谢,“不过也不能白赏你,”杏贞喝了口茶,“下次七爷进园子的时候,预备着告诉我一声,如何?”

“得嘞,双喜遵命!”

当天晚上就是林答应侍寝,第二日就晋升为常在了,封号玉常在,玉常在连续伺候了两日,连万寿节的正日都是她伺候的,一时间六宫侧目,连最得宠的丽妃都有些吃味,在杏贞的上下天光里头酸溜溜地说道:“姓林,又是封号为玉,不会是一个会勾引人的林黛玉吧。”边上伺候皇后的宫嫔无不捂嘴窃笑。

注一:《白蛇记》,讲的是汉高祖刘邦斩白蛇起义成就功业的故事。《满床笏》,说的是唐朝大将郭子仪建功立业,使整个郭氏家族在当时达到位极人臣的鼎盛,素有“七子八婿”之盛名。《南柯梦》,说的是一个书生做梦,梦到自己当驸马,拜太守,显赫一时,而最终失宠被逐的故事。(未完待续。)

十五、五年琐事(三)

之后皇帝又轮着翻了琳贵人明常在等新进妃嫔,相比较而言还是喜欢几位汉军旗的几个温柔似水的答应,不过最得宠的还是丽妃,丽妃这才得意地不说话了。

热闹热闹的万寿节过去,转眼就到了七月,因是盛夏之中,白天除了众人必备的请安之外,都是窝在自己的住处不出门,只是在晚间出来散散步什么的,因为大阿哥得了湿疹,太医说住在临水的地方不太妥当,杏贞一行人又挪到了碧桐书院,既幽静,又干爽,更有梧桐树荫成片,凉风习习,也颇能避暑纳凉。

这一日早上杏贞刚用了早膳,正抱着大阿哥在书房里头晃悠,大阿哥已经有些会呀呀发音了,杏贞摊开了一部《咸丰字典》,指着上头的拼音准备教大阿哥发发音,没想到载淳丝毫没有兴趣,只对着杏贞耳朵上的红宝石坠子抓了又抓,抓的杏贞的耳朵被弄得死疼,杏贞哎哟了一声,连忙把载淳的手拍开,载淳嘴巴一扁,立刻就要嚎啕大哭。杏贞连忙把载淳丢给乳娘,用手揉了揉耳朵,“这大爷真叫人不省心!”又吩咐乳娘,“你把那耳朵坠子也卸下来,免得被大阿哥拽住弄伤。”

乳娘称是,把大阿哥抱了下去,杏贞正想出门去勤政殿瞧瞧皇帝,外头进来了唐五福说是御前的小太监双喜到了,双喜进来打了个千,笑眯眯地说道:“皇后娘娘,皇上宣召了七爷下午去如意馆看画呢。”

“好,把小厨房里头的冰碗赏一碗给双喜解解暑气。”杏贞点了点头,“用心当差,以后还有你的好!”

双喜谢了皇后,高兴地退下,杏贞叫安德海进来,“你去承恩公府上传本宫的懿旨,让我妹妹进园子,下午就直接来勤政殿找本宫。”

“是。”

杏贞下午打了个盹。然后神清气爽地出了门绕到了勤政殿里头批折子,连看带批,用了半个多时辰就结束了今日作为皇帝机要秘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