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部分 (第1/4页)

李鸿章微微苦笑,“说到这江北大营,在下的老师,还特意为了江北大营覆灭的事儿来信询问于我,言语之间倒是有觉得在下自保的意味太浓厚了,在滁州观望乌衣镇德兴阿的部队被发逆击溃而不救。”

“说到此事,我倒是还是阵阵后怕,”王金智摇了摇头,不以为然,“滁州府到底不比庐州府,这里地近江南,民风疲软的很,上次大人你想要出兵试试看发逆的成色,没出滁州城墙,就被这里的父老跪着拦住了,说全力保住滁州府不失便是万民生佛了,少荃兄没瞧见,那几日发逆的薛蛮子进攻乌衣镇,这滁州府一日三惊,过了晌午,连城门都不敢开了,连带着,本官都被带的战战兢兢的了,我可是经历过庐州府之围的!”

“确实如此,所以自从李秀成和陈玉成去了西边,滁州府解围之后,我借着外出练兵,驻扎到这琅琊山上,免得被城墙困住,”李鸿章无奈地笑道,“曾师写信给我,也是直指在下的内心,若是我决意要出兵,滁州府里头的人是拦不住的,纵使他们筹集了几万的粮草给咱们。”说到底,还是怕着兵败丢了自己手里掌握的淮军资本,再者,若是绿营八旗堪用,朝廷怎么会想到自己的淮军团练,又怎么会想倚重自己,如今自己未到而立,已经是皖南道,庐州知府了。(未完待续。)

二十、醇酒妇人(一)

“如今恰好发逆去了西边攻打曾师,既然在下收到了信,总也要效微薄之力,巡抚大人已经从庐州府南下,去无为驻守,发逆若是再敢西去,就要断他们的后路,咱们也离开这滁州府,趁着这发逆的二成不在,去长江边试试洪秀全的水,王大人,你就在这滁州府之中转运粮草便是。”

“是,”王金智丝毫不以李鸿章对着自己不太尊敬的架势而发飙,笑眯眯地应下来,突然又想到一件事,瞧了瞧左右,没发现什么人,便又开口问道,“那京里头送来的那些人,少荃兄是不是要带出去?”

“自然要的,”李鸿章点点头,“京里头的意思,不是叫咱们带着享福的,下狠手要练出什么名堂,在下素日冷眼瞧着,这些人倒是没怎么沾染上八旗的恶习,到底是贫苦的人家出身,除了会牢骚几句,当差倒是勤勉,况且在下这去,必然也是无险的。”

“哦?少荃兄何以见得?”王金智颇感兴趣地问道。

“王兄,可知这《醉翁亭记》,”李鸿章饮了杯中的茶,指了指头顶这几百年古色古香的亭子,“最为有名的是哪一句?”

“自然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正是,二成攻破江南大营,又再度西征,自然不是为了别的事儿,无非都是为了解那江宁洪秀全之围,而除了二成,发逆之中似乎没什么大将了,我去长江边上溜上几圈,那些廖化都算不上的发逆头目,又怎么能奈何我这练了三年多的火枪兵!”李鸿章意气风发,审时度势,瞧准了软的拈,这自然是手到擒来。

“正是,少荃兄此去,无需攻城略地。只要游走骚扰,那洪秀全龟缩在天京城之中,头风恐怕发作地更厉害了。”王金智站了起来,拱手行礼。“那我就先回滁州府里去,为少荃兄准备好粮草。”

“有劳王大人了。”

王金智坐着轿子下了琅琊山,轿帘紧闭,两旁山道上的秀丽景色一概没看,等到了山下。王金智换了马匹来骑,颤颤巍巍的上了高头大马,问着身边的一个亲随说道:“带进京里的物件儿准备好了吗?准备了什么?”

“是,管家准备了寿山田黄石印章一对,三千两的银票,夫人还准备了一套青玉的头面,虽然不算太名贵,难得是水色通亮,整套头面光彩连绵如同一件的颜色呢。”

王金智点了点头,“筹办地妥当。”转过神又想了一想,“不妥当,银票换掉,把咱们家里头带来的土货,熏鸡黄酒之类的带过去,你自己亲去,别人去老爷我不放心。”

“是,可老爷,这些东西零零碎碎算起来,可是一千两都没有到。送到京中,那贵人可会看在眼里?”

如今这赫赫掌握一地安保的淮军首领李鸿章以前在京中不过也是个没油水翰林院小官,必然不是送了钱财才能获得那主子的青睐,而是要看肯不肯做事。想到这里,王金智定了主意,“无妨,既然是贵人,也不缺钱花,最缺的就是忠心当差的人。老爷也会写封信,你亲自送到那府上去。”

“是。”

倒也不是为了和李鸿章争什么风头,既然知道了这个道路,也自然要去烧香拜佛,如今的二等承恩公惠征以前在庐州府的时候倒是也打交道过,没见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