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部分 (第1/4页)

巴夏礼听完了那个人的禀告,右边的眉毛微微一挑,满脸络腮胡得意地舞动了起来,巴夏礼双眼看天,用手一指那个紧张的通译。又用英语说了一长段的话,示意那个通译翻译给不知所以的郭嵩焘听,那个通译听到巴夏礼的话语,如丧考妣,过了片刻才颤抖地发青的嘴唇哆哆嗦嗦对着郭嵩焘听:

“奉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女王亚历山德拉维多利亚陛下之命,自即日起,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对大清国展开、展开”

“展开什么!”郭嵩焘不耐烦地问道。

“展开,全方位的、武力进攻。”那个通译强撑着说完巴夏礼对广州地方政府的通牒,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惧意,瘫倒在了沙滩上。

巴夏礼看了一眼目瞪口呆的郭嵩焘。确信他已经听到了自己转述大英帝国舰队的公告,不屑地转身离开,离开了这个改变了中国一百多年国家命运,辉煌和屈辱交织的沙滩地。

。。。。。

长春园不是对圆明园的简单扩展和内部增建。而是在圆明园东侧另辟一所面积约一千亩的新园。与圆明园本园不同的是,长春园是一个事前精心规划设计的作品,是乾隆皇帝御制的园林杰作。《圆明园四十景图咏》完成之后,乾隆皇帝的建筑热情暂时消歇。不过,仅仅过了不到一年的时间,他的造园热情再次勃发。这一回。按照乾隆皇帝自己的说法,他是要给自己兴建一座退位后宴居的所在,尽管这个时候他还只是一个三十四岁的年轻人。因此之故,颐养和休闲就成了长春园最大的主题。

跟圆明园本园相比,长春园更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水景园,水面面积占到全园面积的三分之二,水域的宽度大约都在一二百米之间,适足观赏远近周遭的景物。在整体布局上,长春园也更为合理,用来分割水面的洲、桥、岛、堤错落有致,安排停匀,杏贞来游览过长春园之后,啧啧称奇,套用一句现代的流行语:“处处显示出‘以人为本’”的设计思路和情怀。

长春园西洋楼观水法巴洛克石门长春园的北部是著名的西洋楼,是一组欧式宫苑建筑群,设计者是传教士郎世宁、王致诚、蒋友仁等人。这是中国的皇家宫苑中第一次大规模仿建的西洋建筑和园林,算是中西合璧的典范。包括六组西洋式建筑、三组喷泉和无数庭院小品。整个景区呈东西轴线布局,自东向西依次有线法墙、方河、线法山、远瀛观(中轴)、海晏堂、方外观、谐奇趣、养雀笼、蓄水楼、万花阵和大水法、观水法等喷泉。它的建筑、环境和式样采用了巴洛克式风格,而装饰细节上则有具有东方的神韵。杏贞向来对西方的建筑不甚感兴趣,只是绕到海晏堂前面,好奇地打量了一次那十二个时候被英法联军抢走的生肖头像,每个都采用了写实主义的手法,毛发毕现(对了,这个也是郎世宁设计的),如果现在能像后世那样一个头像卖几千万欧元,那自己一定怂恿咸丰皇帝卖掉换军饷吗,放在这里又不是很好看,写实主义嘛,大家都知道的。(未完待续。)

ps: 求月票!!!!

二十六、战争爆发(三)

九月夏末的时节,咸丰皇帝和杏贞在大水法的前头葡萄架下打围棋,大水法在远瀛观前平台之南,北为西洋式石龛,石龛紧靠远瀛观平台,正中有铜雕西洋式狮子头,口中喷水,落入下面的半圆形七级水台,七层水台亦层层喷水,落入池旁两岸泄水沟。水池为半圆海棠形,左右岸上,泄水沟尽头各有翻尾石鱼一座,池中左右亦有石鱼各一。西洋牌坊来水自泄水沟自上鱼口中流出,落入下鱼口中,复将水势激回,反射喷入池中。池正中有一铜鹿,南向似跑,其角分为八杈,由各角尖上喷水八道。鹿东西各有铜猎犬五只,水由口喷出,射向铜鹿。池沿岸用白玉石精雕花纹,安放带座石花盆,内植三层线法松,此喷泉俗称十犬喷鹿。水池东西石鱼北侧,又有翻尾大海猪各一,水自口中喷出,射出三丈余。大水池外,东西各有十三层方形喷水塔一座,塔在水池中,池底有大喷水管八根,塔身上有小喷水管八十根,水射高六尺。塔顶有铜蒺藜十六角,喷水十六道,落入池中。这也是万能的郎世宁设计的,号称当时世界上三大喷水景观之一。

葡萄滕下凉风习习,不远处的大水法喷出的水汽弥漫,正是避暑的好地方,素来怕热的皇后也颇为中意此地,杏贞下了一个黑子,笑着对咸丰皇帝说道,“皇上,您再不救,我可要吃掉这个角了。”

咸丰哈哈一笑,“皇后,朕岂能让你吃掉这个角,”在腹心之地下了一个白子,“看朕这一步,如何?”

杏贞顿时抓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