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部分 (第1/4页)

石达开等人退入缅甸打游击就是。可他们居然还要对着法人软弱,这我就百思不得其解了,壬秋你是高才,不如为老夫解惑一番?”

“这也没什么可说的,还是因为议政王天性柔和,不愿生事而已。”

“那也是就说,八里桥之战,怕是咱们这位议政王最雄姿英发的时候了?”

“真是,不过幸好是议政王如此温和,西圣才能如此放心把外面的事情都托付给他,朴存公说一句‘无周公之志’恰如其分,若是议政王雄姿英发,只怕西圣每天夜里都要睡得不安稳了。”王恺运笑道,“议政王已经在军机处呆了太久了,不管是前明还是本朝,从未有领班军机大臣秉政二十年之久,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这才是正理啊。”

左宗棠默然,“这是壬秋你的意思呢,还是西圣的意思。”

“是我的意思,”王恺运坦荡说道,“西圣未必不会没有这个意思,朴存公不会不知道,攘外必先安内,内里头纷争不断,只怕是外头也要存着疑虑,越南人已经在怀疑了,为何只是有一个问责使前往,明面上的水师和两广士兵未有动静?”(未完待续。)

十五、左顾右盼(一)

“他们在怀疑什么?”

“他们在怀疑,为何我大清看上去如此举棋不定,”王恺运应答道,“朴存公应该知道,越南人本来就是偏向法国,若不能挟雷霆之势而下震慑于他,怕是鄂格南下所争取来的暂停履行和法协议的优势,又要失去了。”

“那你意如何?”左宗棠捏须问道,“要老夫揽了越南之事过来?要知道议政王是不会把这事交给我的,派遣使节由我确定人选,已经是议政王最大的让步了。”

“朴存公知道西圣的心思嘛?”

“西圣素来坦荡,我岂有不知的道理?”左宗棠笑道,“西圣自然是喜欢动手的。”

“凡事还没有筹备妥当,西圣是不会动手的,”王恺运说道,“这筹备的东西,不仅仅是要方方面面,更是要一个恰当的时机和人选,大清上下只能有一个声音,只能有一个领袖!”

左宗棠微笑,“那我且拭目以待了。”

“朴存公也不能存着看戏的道理,”王恺运喝尽了杯中茶,站了起来,“您应该多给郭大人一些指导,如今看来,英国的印度之事,和越南,也是分不开了,”王恺运转身离去,最后说了一句话,“老大人若是要行雷霆之势,可要自己握着那个铁锤子啊。”

。。。

是夜,太后就召见了正在京中的李玉成,当然是十分低调的瞧瞧进行,李秀成如今已是四十多岁的年纪,在印度晒的漆黑,他伏在地上默默跪着,似乎也不太恭谨,慈禧太后不以为意,只是叫他站了起来,“现在你们有多少人马了。”

“兵丁有六万多,还有别的人口加上去总是在五六十万的样子,这些人老实听话,这几万人马都能供养的起,”李秀成说道,“这些年征战不少,兄弟们在印度娶妻生子,再过几年,下一辈也就可以用了。”

“这倒是不错,你们有了自己的基业,想必也能安生些,我听说英国人曾经想过要招安你们,有没有这回事?”

“英国人是有过招安的想法,但是翼王的意思,我们到底还是中国人,说什么也不能给洋鬼子卖命……”

“除了这个呢?”慈禧太后问道。

“他们用心不诚,所谓招安也不过是想着把我们歼灭,这几年我们实力强盛了起来,他们可能存着真正想招安的意思,但是我们也不屑去理会了。”

“征战固然是好事,但若是你等能有片安歇之地,那也不好拒绝吧。”

李秀成皱眉,“英国人怕是不会愿意见到我等在印度割据的。”

“这是自然,”慈禧太后微笑,“所以你们过的辛苦。”

“再辛苦也是甘之如饴,太后,”李秀成进殿以来第一次称呼慈禧太后,“请让我们的幼天王返回孟加拉即位。”

“大胆!”一直没有说话的李莲英呵斥道,“什么幼天王,如今只有承平伯!”

“是是是,”李秀成唯唯诺诺,“是承平伯,一时半会改不过口。”

“你们还想着承平伯,如今还是先想想自己个吧,”慈禧太后说道,“英国人要我们放弃你们,或者说让你们退出印度,你是怎么想的?”

李秀成大吃一惊,“什么?”他似乎明白了什么,“英国人开出了一个好的价钱?”

“价钱还不错,也是因为你们在印度做得好,他们不得不出大价钱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