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5部分 (第1/4页)

锒际谴蠊σ患� �

“是!”礼亲王连忙搭话,这会子他倒是回过神来了,也愿意话了,“奴才等人一准儿要办好,万国大会是前所未有的盛世,想着也只有当年高宗皇帝的千叟宴比得上了,可千叟宴只不过是长寿之宴,又比不上万国大会四海升平,八方来朝的大局面了,请皇上放心,军机处不会让任何事儿耽误这一次大会!”

皇帝满意的点点头,“开宫那一日,一切都要办好,那个时候藩属国,和西洋各国来客,都是要莅临现场的,若是有什么闪失,丢了面子可就不好。”

“是,”孙毓文突然上前一步,插话应了下来,“臣以为,要想这万国大会办的妥妥当当的,还要一件事儿也要办好!”

“什么事儿啊?”孙毓文有些反常,皇帝不又得有些惊讶。

“臣奏请皇上,西圣劳苦功劳,应该出席这一次万国大会!”

二十一、布局奥匈(五)

“臣奏请皇上,西圣劳苦功劳,应该出席这一次万国大会!”

孙毓文的声音不大,可听在皇帝耳朵里,似乎是洪钟大吕,震人心扉,大家伙一时间都侧目看着孙毓文,孙毓文不急不慢的道,“万国大会,是昔日西圣垂帘的时候定下来的主意,一来夸耀国力,二来震慑藩属,后来西洋诸国也有了兴趣想要来,这就又有了第三,亲善友邦互通有无,万国宫开宫之日,诸国都在,喝水不忘挖井人,西圣劳苦功高,若无西圣,则无大清,亦无如今这样百业兴旺之景象,应该请西圣驾临,在万国大会上,接受臣民欢呼叩拜!”

在李鸿藻听来,这些话委实是太刺心了,什么叫做没有皇太后,就没大清?难不成皇太后是开国皇帝?他最是方正不过,斟酌了话语,开口反驳了,“本朝以孝治天下,太后出席宴会,原本是题中应有之意,可这万国大会,诚如礼亲王所言,乃是国朝对外第一次盛会,也是大会诸藩第一次盛会,出席者,都是诸国国主,西洋来客也均是一国元之代表,我巍巍中华,自然要天下之主主持会议,太后已经撤帘归政,实在不宜再在这样的场合出现,其实按照臣之本意,今日三国亲王来访,皇太后也原本不用召见,只是昔日欧洲访问有所私交,今日来拜见,不宜不见,故此从权。”

李鸿藻的意思,就是若不是看在鲁道夫等人昔日有所私交的份上,皇太后根本就不应该会见外臣,这不是一个安心养老的皇太后应该做的事情,孙毓文眉毛一挑,“李师傅这番话我就听不懂了,按照你李师傅的意思,西圣就只要在后宫里头养老吗?”

“四海升平,天下无事,皇太后自然荣养天年,”李鸿藻不回答孙毓文的问题,径直道,“不把外朝的琐事去让皇太后心烦,就是对皇太后最大的尊敬,孙中堂,你难道不明白这个道理吗?”

“本朝以孝治天下,高宗皇帝昔日就在众大臣面前彩衣娱亲于崇庆皇太后,皇上自然不会把皇太后尊敬着,只是臣这样的,”孙毓文朝着皇帝微微鞠躬行礼,“也是希望皇上不要忘了西圣的大功罢了。”

礼亲王瞥见皇帝的脸色不太好看,连忙打圆场,“皇上乃是纯孝之主,如何会忘记西圣爷的劳苦功高呢!”

皇帝点点头,脸色平复了一些,“朕时刻不敢忘亲爸爸的大恩大德,天下之养都要奉在亲爸爸的面前的。”

“皇上孝心感天动地,饶是如此,皇太后也不宜出现在万国大会上,”李鸿藻坚定的道,“皇太后已经撤帘归政了。”

无论孙毓文怎么,李鸿藻就这么一句“皇太后已经撤帘归政了。”大家都明白李鸿藻的意思,既然已经撤帘归政,那么就不是执政者,从儒家的角度来,皇太后是君,并不是执政的大君,昔日垂帘听政的时候,代行皇帝之权,那么当然还是大君,可如今既然已经是撤帘归政,从大君变成了君,自然就无需出席万国大会这行政治含义极强的盛会了。

两厢争执不下,孙毓文见到无法服李鸿藻,自然也不可能服李鸿藻,于是对着边上看了一样,张之万也是皇太后钦点入军机处,自然不好得罪,只是他到底滑头一些,“臣请皇上圣裁。”

“礼亲王,”皇帝不想这么快就接招,“你是阁揆,朝政上的事儿,你该拿主意,这件事儿你怎么看?李师傅和孙中堂都有他的道理。”

皇帝现在是不想表明态度的,一个成功的帝王,总不会把自己的意思直接了当的出来,最佳的状态,应该是臣下所请,刚好中皇帝的心思,那么就可以痛痛快快的从臣子之所请,皇帝这么问,礼亲王也很是难为,他应该算是后党之人,可对着皇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