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部分 (第2/4页)

分彪悍之力拼力的游回了自己的水军军舰。等安顿下来之后仔细一清点自己的军队,五万人竟然缩水了三分之一,仅剩三万余人!

这还不是最惨的,更糟糕的是自己的全军上上下下都沉浸在一种绝望的气氛中,自己的那几个将领时不时的偷偷用眼神试探自己,那副表情好像在说:老大,都打成这样了,干脆投降了的了!

于是他召开了最后一此军事会议。

会议上人人都是低着头一言不发。两个平时最能说的谋士李士实,刘养正此时也是嘴像喝了浆糊似地张不开了。

军务会开成了追悼会,宁王在沉默中爆发了:“众人休要有挫灭我军士气的想法!我们一定会反败为胜的!”

众人也是毫不忌讳的直视着他:士气?他们知道好歹也是作为军中大将不该灭己方士气,但问题是,己方已经没有士气可言了。

经过在黄家渡一战虽然算不上是全军覆没,但是全军的士气被磨灭的一干二净,现在就是你给出多少钱也很难把士气鼓动起来了。因为军士们虽然贪财者居多,但基本的常识是有的:如果连命都没了,那还要钱何用?

但是宁王仍然固执着不肯认输,因为他还有最后的筹码————炮船!

虽然他的军需官买起装备来比较抠门,但是宁王有时候会自己拿主意直接购买看中的武器。

江南多河多湖且纵横相连千里延绵不绝。他认为舰船水军大有用武之地,于是很早就斥巨资组建水军,购买巨船火炮。但那时的火炮还不是近代的那种类型的,还是属于火器的属性多一些。

他近些年来一共购买了一百四十多艘巨船,每只船都装备有火炮,此外他的几千水军都是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远远比他的步兵要精悍的多。

他的将领们见了这些刚刚从从远处赶来增援的船只战舰都大吃一惊:原来宁王还留着一手啊!

毕竟是朱元璋的子孙,就是再不济会个狡兔三窟也是必需的。宁王站在庞大的旗舰上号令所有的船只向陆地上的敌人开炮,顿时芦苇丛内火光冲天,一片狼藉。宁王得意洋洋的向手下诸将展示自己的秘密武器,使得军中绝望的情绪得到了一时的缓解。

幸亏那个时候火炮的威力不是很大。王明阳军并没有遭受到太多的损失便稳下了阵脚向后退去。离开了宁王火炮的射击范围。

王明阳吃了亏后也调来了几十艘舰船。但是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还是人员素质都比宁王的差了一大节;战争似乎又回到了起点。

王明阳盘算着怎么用手中有限的兵力和弹药去对抗船坚炮利的宁王舰队,但是想了半天还是无解。因为打水战不比在陆地上,有很多招数都使不上劲。

王明阳苦思冥想了一夜,总算想出了一个狠招,他准备玩点悬的。

第二百一十一章 决战鄱阳湖(2)

宁王的舰队正在浩浩荡荡的在鄱阳湖里巡视,突然发现王明阳的数只舰艇在前方不远的地方游弋,宁王觉得在水上王重阳难耍什么花样,他立刻下令上前攻击。

经过一个较为狭窄的水域,宁王的一大队战船必须排成一排通过,这时他发现侧面隐隐约约好像有十几艘敌舰在意图伏击,刚开始吓得他一哆嗦意欲退军,但是再仔细一看那些敌舰好像并没有火炮,只是向刚刚驶过的他的先锋战舰射着火箭和火统。

宁王立刻放下心来,他明白在水战中没有火炮的战舰只要不靠近进行接舷战就不会有太大作用的,而依照他优势兵力即使敌人真的冲过来打白刃战那也是不吃亏的,因为敌人虽然人数众多但是舰船实在是太少了,所搭乘的人数实在有限,大部分只能在岸边当啦啦队。

于是他放心的继续指挥舰船一一通过狭窄的水域。当他的旗舰经过的时候,突然侧面的那些敌舰不再稀稀拉拉的射箭了,突然开始用密集的火炮连续打击命中他的旗舰!

立刻宁王的旗舰和副舰就被打中多处火势熊熊!他本人也受了点轻伤慌忙的坐小艇逃走。

他这一逃不要紧,他的庞大的舰队一下子失去了指挥,像被掐掉头的蜈蚣一般有一百只脚却不知往哪里走。

就在这时王明阳这边的几十艘战舰气势汹汹的集群冲锋起来!还有无数的小舢板搭载着军士伺机登上敌舰偷袭。

庞大的宁王舰队一见势头不对,在另一艘副舰的指挥下开始向后紧急后退,但是碍于水道狭窄很大一部分被卡在了后面,就在这时令人瞠目结舌的一幕又出现了:众多的宁王船舰见一时退不过去,后面王明阳的舰队逼得又过分不依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