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朕老了,提不动杀人刀了? (第1/1页)

身为大周皇后,一国之母。 向雅君从未感受过皇后身份的尊贵…… 数天前,太子竟敢跑到凤宁宫私下对她无礼不说。 皇帝陛下对她没有任何的宠爱。 就连父亲……只不过把她当成了一步棋子! 根本没把她当成女儿看待! 嫁入皇宫才三年,她就感觉像是过了三十年。 已经看不到任何希望了…… 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按照父亲的指示办事。 为向家争取更多的好处。 然后等待岁月不断流逝,等待陛下驾崩。 等待太子等级,自己从皇后变成皇太后而已。 自己的生命,早已经索然无趣了。 但是今天,看到那小子在自己面前手足无措的模样。 向雅君想起来仍是暗带笑意…… 那小子看着傻傻的,其实还蛮有趣的。 周朗…… 临平郡王世子…… 大周皇宫议政殿。 五品以上文武大臣几乎全部到齐。 大朝会召开之后,已经过去了半个多时辰的时间。 皇帝坐在龙椅上,居高临下的看着密密麻麻坐在大殿两侧的满朝大臣。 手中拿着周朗呈奏的那份奏折,将其隐藏在长袖之中。 自从上朝到现在,皇帝提出这三件大事之后。 就让大臣们根据目前的情况发言。 想出一个解决西南西北危机,还有安置灾民的办法。 但大臣们从一开始到现在,便一直在那里争吵不休。 而且到现在依然持续着。 只有尚书省和门下省,以及内史省几位重臣老神在在的站在那里。 看着各部官员纷争不断…… 皇帝现在脸上虽然没什么表情,但心中却在不断冷笑着。 都在欺负朕老了,提不动杀人刀了吗! “诸位爱卿。” “西南土族动乱,西北突厥来犯。” “还有各地灾民需要赈济,这才是大周目前面临的难题。” “无需为一些小事争执。” 皇帝压制住怒火朗声喝道。 他知道现在并不是发怒的时机,解决麻烦才是当务之急。 大殿上顿时安静下来。 “陛下,这三件大事。” “每一件都不能小觑,尤其是西北突厥入侵!” “臣建议,必须先稳住西北,再来解决西南和各地灾民。” “否则一旦突厥大军长驱直入大周腹地,北方区域将生灵涂炭血流成河!” “必须派出大军立刻赶赴西北,击退突厥再说。” 一位兵部郎中抱拳说道。 “常大人,你在兵部当然考虑的是边境战事。” “可你有没有想过,我们户部的各地粮库不足?” “你们兵部一封印信,便可随时调动数万兵马。” “但这数万兵马的粮草用度从哪里来?” 户部郎中冷笑问道。 皇帝看着这两位五品官员,在大殿后方又开始对峙起来。 不禁感到头痛…… 目光看向了兵部尚书熊振,以及户部尚书顾思文那里。 皇帝的心思很明确。 让这两个尚书大人,好好管管自己的属下! 没想到兵部尚书熊振,似乎一直在等待着陛下的目光。 居然跟他的眼神撞在一起,脸上露出一幅苦笑的模样。 皇帝无语,这是熊振在暗中告诉他。 他虽是兵部尚书,却管不了这个兵部的五品郎中。 再看向户部尚书顾思文,却见对方脸上带着笑意。 侧转着身躯,饶有兴致的观看着正在口舌之争的两名官员。 大有吵得不热闹就不捧场的意思。 皇帝目光扫视一圈,发现文官这一侧。 只有六个当朝重臣淡淡站在那里。 眼观鼻,鼻观心,丝毫没有受到争吵的吸引。 像是木雕一般矗立在原地。 还有两三位军方老帅,此时也正安静的眯着眼休憩。 在等待皇帝的诏令。 几个老匹夫,现在都不想管事了! 皇帝心中冷哼一声,目光锁定在文官队伍最前方。 一个儒雅男子的身上。 此人正是皇帝的内史省右令……温玉。 这可是皇帝身边的参谋长,深得皇帝的信任。 本来低着头站在那里发呆的温玉。 一瞬间似乎就感受到陛下的目光注视,立刻抬起头。 脸上露出一丝笑容。 此时两位郎中还在争吵,不知不觉,更多官员也加入进来。 皇帝刚让他们安静,看样子争吵声又会持续下去。 “各位大人,还请稍安勿躁。” “今日大朝会,陛下宣召我等前来是为了解决事情。” “而不是无谓的吵闹。” 温玉立刻大声说道。 他一开口,身后的各位官员立刻噤口不言,乖乖坐在软榻上。 温玉也不再说话,站在原地继续低着头等待。 大殿中再次恢复了宁静,却依然没有人主动开口提出建议。 皇帝心中明白,不是大臣们没有提议。 而是谁也不敢第一个开口。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