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9章 再次受挫的黄洵军团 (第1/1页)

周朗看完信函后,不但没有担心。 反而感到非常的高兴。 因为他明白呼儿堡和黑石堡的情况。 黄洵最多能拿下呼儿堡。 却无法对黑石堡造成任何威胁。 巨额让周朗奇怪的是。 东阳国的黄洵,还是改变了他的主意。 没有坚持向苟丽国边境率先发起攻击。 而是先打楔勒国…… 看来这位前大周帝国的镇军候。 果然不愧是一员军中骁将! 他估计是通过上次石韦国军团的遭遇。 猜到了楔勒国可能跟大周已经暗中结盟。 所以才会先对付楔勒国边境。 先打楔勒国,黄洵肯定是有更多他自己的需要。 楔勒国那边虽然是冰天雪地的国度。 但楔勒国内有很多铁矿和铜矿的矿山所在。 看来黄洵定是物资紧缺。 又在大周帝国边境和苟丽国边境占不到多大便宜。 这才想着先解决楔勒国这个背后的敌人。 再来搜集物资打造攻城器械去对付苟丽国…… 可惜啊,朕不会给你们太长时间! “派人去问问悬镜司。” “楔勒国那边可有最新的战报传回来?” “朕要立刻弄清楚!” 周朗思索道。 “奴才遵旨。” 高练行礼之后,立刻走出大殿。 派遣内侍前去询问。 周朗继续处理着其它的政务。 其实现在,他手中的政务并不多。 只因接掌皇位之后。 周朗就开始采用他以前就想好的策略。 尚书省的政务,暂时交由林恩和李伯阳。 还有一群新提升上来的重臣处理。 他们处理不了的,才会禀奏上来周朗看上一眼。 经过周朗多次的驳回奏疏。 一些简单的政务,他根本不想操心。 只想交给尚书省自行处理之后。 尚书省的群臣都知道了这位新陛下的作风。 送上来的奏疏就越来越少…… 不再像以往那般,不管是有了对策的奏疏。 或者是一点点小事都无法决断。 都要送上来交给皇帝御笔圣裁。 周朗可不会惯他们…… 他在前世就听说过,越是勤快的皇帝。 寿命都不会太长! 他可不想累的早死。 当然了,康熙和乾隆是少有的长寿皇帝。 经过周朗长达半个月的驳回奏疏后。 像太上皇在位时,每天如山般堆在御案上的奏折。 终于被清理一空。 周朗每天最多只看看向鹤鸣送上来的改制奏疏。 留意一下改制的计划进展如何便可。 到了今天,改制计划已经被完善的差不多了。 再有一个月时间,周朗便将六部九寺和三省的原有状况全部打乱。 按照相关府衙的配置。 重新建立政务院、监察院、司法院和枢密院四大院的结构。 让大周政务和军事,全都能够更加顺畅的运转起来。 处理政务的专心处置国事便可。 无需为了其它事情占用时间。 监察院只管执法监督,各地暗卫府衙全都分成两部分。 曹曲成为了监察机构的负责人。 曹四便是大周帝国的第一任警察负责人。 立法院将吏部礼部、御史台和弘文馆。 以及相应各司一起统管。 根据大周的现有律法,以及未来的社会变化。 不断整理出更新的法令。 枢密院更是把军权和军务军械全部集合起来。 不再与以往的政务有任何关联。 从此以后,不管是什么西南道和西北道这些大的军团架构。 或者是各地分散的军镇大都督。 都将统一听从周朗的调遣。 皇帝陛下,只需掌管军权和最终决策权便可。 只要做到政令畅通,百官各司其职。 周朗想不出未来还会发生怎样的麻烦? 那些贪官奸臣,一直都在监察院的不断暗查之下。 他已经给了官员足够的薪俸。 如果再发现有任何贪墨和不轨之举。 查到一个就抓一个! 这种政府机制,是周朗根据前世中国人的智慧。 才决心要确定的一种长效机制。 这种机制的存在,让皇帝对国事的影响可以降到最低。 有明君登基,会让大周的国力迅猛增长。 即使碰到一个昏君。 昏君只管在内宫吃喝玩乐便可。 国事无需他来操心。 有人肯定会问,如果碰到奸臣怎么办? 现在政务和监察、立法三司分离。 加上一个枢密院的存在。 就算出现几个奸臣,也只能乱一时而已。 并没有更多的权利来祸乱天下! 政务院、监察院、立法院、枢密院可都有各自的班底来兜底。 奸臣可以隐藏自己的野心爬到高位。 但只要一伸手,即便做的再隐秘。 也绝不可能掌权太多的时间。 等待了半个时辰后。 一名内侍跪在大殿门外。 高练过去轻语了几句。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