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部分 (第1/4页)

禁军里肯定有鬼,而且鬼夜叉这点更是可疑。那么多明显有准备的高手明显早就知道了动手的时机,如果禁军不在那过夜而是选择赶路的话他们也没了机会动手,一但接近饿狼营的驻地到时候等于一切准备都白费了。

而且这伙人应该是一开始就跟在送行队伍的后边,明知道有五千禁军随行他们为什么还要跟着。明显就是知道会有四千返京而归,这才能安心的等着外公回到破军营后再动手,不然凭那几百号人绝不是五千禁军的对手。

许平越想越是胆寒,一切在脑子里渐渐的清晰起来,感觉似乎是禁军和鬼夜叉在配合。配合着演一场戏给天下人看,而这场戏的主宰就是高高在上的朱允文,他把一切都算计清楚了,算计得是那么的名正言顺不留半点的把柄。

不说别的,光是鬼夜叉手上的那么多强人。两次大乱后纪龙手上不可能再有那么多江湖高手了,集合起这么多人即使是自己都要一定的时间,这就说明这是预谋已久的谋杀。

而能在短时间内做出这样大规模的号令,甚至让鬼夜叉不惜性命的刺杀纪中云,除了朱允文外根本不会有第二个人能办到。

或许是叛变失败后,纪龙气急败坏的将鬼夜叉的家人处死才会导致他即使一死也要栽赃纪龙,这是最有可能的猜疑。

如果纪中云死在了京城,即使是死于皇城之乱也未免会有人猜疑。会不会是朝廷的人趁乱放的冷箭想除去这个隐忧,所以纪中云不能在那时候死。那会给朝廷带来很大的置疑,老爹才会不费余力的保护他。

大乱过后纪中云已经表明了效忠的态度,不管是真是假都极大的打击了纪龙的声势。一方面也是显得朝廷十分的大度,信任的放这位手握雄兵的大将回去,赢得名声的还是皇家。

一切太顺理成章了,逆子无情,恼怒之余跑手下刺杀这位开朝大将。经过惨烈的厮杀后双方同归于尽,禁军虽然尽死却以死护节,拼杀到最后一刻与敌人玉石具焚博得天下人的赞赏。

纪中云在临死前留下话给巫烈,因为他见过鬼夜叉,这个身手高强的人也给他印象很深。一时间朝廷悲痛无比,饿狼营更是恨火中烧。

在纪中云表明忠心之后,恐怕大明上下都不会怀疑朝廷会在这时候刺杀镇北王。

因为他并没有反意,也不曾拔营相助纪龙,在没有真凭实据的情况下朝廷也不敢去动这位开朝大将。

而在皇城之乱后纪中云向天下表达了效忠之意,纪龙恼怒之余也害怕饿狼营前来攻打,提前派人将老父诛杀。带头者更是叛逆鬼夜叉,一切的一切看起来没有半点的遗漏。

许平不禁沉吟了,照此来看。恐怕在皇城之乱时,老爹已经开始准备要除掉纪中云了!他是没耐心再等纪中云的摇摆不定,也不想再让他有任何犹豫的机会。

而纪中云死在逆子之手似乎是最完美的结局,一下就把纪龙推到了千夫所指的骂名之下。又顺势激起了饿狼营中那些死忠派的仇恨,朝廷是那么的光明磊落,朱允文更是惋痛悲惜,为纪中云哀叹不已。

一下子,朝廷就占据了所有政党的理由,让天下人觉得纪龙是个禽兽不如之徒。而朝廷是宽宏大量的原谅了纪中云,还恩准饿狼营为主雪恨,真是妙招呀。

许平明白个中道理后也没再去问明,因为一切都已经被朱允文算计明白了,只能佩服的叹道:“老爹呀,你真是狡猾得连狐狸都得惭愧了!”

朱允文当时没说什么,只是笑咪咪的说:“我怎么狡猾了,有你这贪财的铁公鸡狡猾么??”

一切尽在不言中,皇家权谋的可怕之处呀。帝王心术的天威难测更是让许平感慨万千,总的来说,老爹是希望尽快把津门攻陷。好腾出手来治理大明,防范未来来自草原上的威胁。

一个最好的时机,一出没有活口的好戏,瞒天过海的欺骗了天下人。也让纪龙百口莫辨,避无可避的担上了噬父的骂名。

第94章:她就是刺客

等到许平在一个清晰的阴谋中回过神来的时候在早已经过了晚饭的时间了,沉浸在这种阴谋诡计的思考里似乎能让人变得消沉,情绪也会有些须的失落。

脑海里清晰的编织出目前的局势,总感觉是一环扣住一环的连贯。似乎每一步棋都埋伏着一个更险恶的计划,大明江山就犹如一个硕大的棋盘,而朱允文正气定神闲的持着棋子,按他的思路一步一步的落定。

许平有些无力的感觉,不禁伸手摸了一下自己的脸,一层厚厚的油腻覆盖在上边。这种生理现象只有在身体极端疲劳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