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部分 (第2/4页)

真自是性情中人,魏青心中着实感动。心道爷爷想做就做,随心所欲比那世上虚假之人,不知要高明多少倍。我魏青这生能结交这样的至诚朋友,也不知是那世修来的福气。可是要叫他兄弟,始终出不了口。

老头子一笑慎重地从怀里摸出掏出一个包袱,递给魏青神秘地道:“你打开看看。”魏青迟迟疑疑地解开包裹,见里面是一本书。魏青见老头子把书包裹得这么好,又藏在胸前,自然是无比珍贵。见上面有三个大字《经中经》,心里疑惑抬起头来望着老头子,不知何意?

老头子嘿嘿一笑,洋洋自得地道:“小兄弟,这本书就可以帮助你成为大英雄,大豪杰。我先声明,这本书我可从来没有看过,自然就算不得你的师傅了。”他突然又像想起什么,问魏青道:“小兄弟,你识字吗?”

魏青点点头,见老头子称呼都该了,不再臭小子臭小子地叫。这小兄弟三字也算不得违背礼法,尚可接受。

………【第十一章秘笈(1)由来】………

第十一章秘笈

1。由来

老头子得意地哈哈大笑起来,拍手道:“天意!天意!小兄弟为了找你这样一个人,你老哥哥是昼夜思念,踏破了铁鞋。想不到在这大狱之中,无意之中遇上了。你说这是不是老天爷安排的,人常说,老天无眼。我看这全是他***胡说八道,这老天不是开眼了吗?哈哈!哈哈!”接着又大笑几声,言语之间有说不出的欢喜。

魏青却让这老头子搞得迷迷糊糊,只好跟着干笑几声。为何老头子如此说,这事还得从四十多年前说起。

四十多年前,江湖上有一个大大有名的剑客,人称江南一剑。此人姓梅名墨。曾横行江南四十余年,罕逢对手。晚年时收得一徒,就是这老头子时不待。谁知这时不待虽然是一个武痴,尽得梅墨的真传。但他生性顽劣,放浪江湖,尽干一些不着调的事。梅墨对他实在头疼,多次教诲等于放屁。知他生性如此,好在他并无大恶,对师傅也极为孝顺,也不是大奸大恶之徒。也就收了逐他出门的打算,但知他实是胸无大志,无法继承自己的衣钵。

梅墨为了传授衣钵,不得已又收一徒,名唤洪大寿。当时梅墨年纪也大,不能亲自传授洪大寿武功,就由时不待代师传授。所以,时不待和洪大寿虽为师兄弟,实为师徒。好在师兄弟都是那种大器量之人,平时感情极好,也没有什么纷争。

梅墨百年之后,师兄弟奉命下山联手在江湖上闯荡。两人武功高强,在江湖上罕逢对手,洪大寿初生牛犊不怕虎不由踌躇满志,要在江湖上干一番大事业。不过,两人虽是师兄弟,却性格大异。师弟洪大寿和师傅梅墨那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不但热衷于追逐名利,而且喜欢在江湖上扬名立万,逞强斗狠。而时不待却生性淡泊,一心只钻研武学,对功名利禄并无贪婪之心。后来洪大寿参加了反蒙的义军,又在扬州创立了永乐帮,师兄弟随即分手。

又是十多年后,洪大寿一次偶尔得悉唐末在江湖上极富盛名的秘传武功《经中经》惊现于敦煌。据说这《经中经》是唐末隐居于敦煌的七个僧人所创。这七个僧人都是武痴,以发展武学为生平事业,心无旁骛地钻研武学。这《经中经》乃七人毕生修为融合在一起的武学,自然非同小可,实乃天下第一大武学。洪大寿是武学大家出生,如何对这绝世武学不产生贪念。当下约了师兄时不待,到敦煌去抢夺。

师兄弟赶到敦煌之时,武学已被一个叫玛丽莎的西域女子夺走。这玛丽莎何许人也,说起来也是大有来头。玛丽莎系回鹘人,自幼拜在天山派掌门天山神姥怀柔师太的门下,不但生得妖娆无比,而且武功之高,天下没有几个人能望其项背。

怀柔师太原是峨眉派首徒,因和师妹怀秋争夺掌门之位,负气出走西域,后来糅合了西域武功在天上创建天山派。天上派原只收汉人,怀柔师太见玛丽莎聪明伶俐,悟性很高,十分喜爱,破例收为弟子。怀柔师太虽人在异域,却心系祖国。见蒙古人意在南宋,就令玛丽莎刺杀当时西域的最高长官成吉思汗之子察合台。谁知这玛丽莎被察合台的英雄气概所感,既然爱上了这个比自己大了一倍多的男人,怀柔师太自己也让爱徒这大逆不道的行为生生气死。

怀柔师太死后,不久察合台也相继病故。玛丽莎在这双重打击之下,性格变得异常乖戾凶残,在江湖上得了个天山鬼母的称号。后来玛丽莎又害死师姐玉柔,夺了天山派掌门之位。从此一心想称霸西域,所以下山来抢夺《经中经》。

洪大寿知悉武学被天山鬼母抢走,当即和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