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部分 (第2/4页)

薯径周围一米之内刨去一层二十厘米左右厚的泥土,然后将锄头放到一边。双手握着木薯的木径,慢慢拔起来。大家要是仔细听,就能听见下面泥土爆裂的声音。

看见楚家强整株木薯拔起来,五六根手腕粗、半米长的木薯还牢牢长在植株下面,周福荣不禁开口道:“好像也不难嘛!”

“那你试一试!”楚家强郁闷道。拔起来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力度,要感觉下面的情况,不然也可能会断开。一旦断了,要你在那儿挖一个大坑找出来,那就麻烦了。

事实证明楚家强猜测是对的,其他人也同样的方法。除了万老这些老道的人还能完整拔起来,那些女孩子没力气,拔不起来。男的用力太大,有些人就拔起来一根光棍,木薯全都还留在下面。

女孩子只好跟二婶一起千活,用刀从木薯柄那儿砍断,将依附在木薯表面上的泥敲千净,然后放在箩筐里叠起来。

“咦!这些木薯还有果子。好奇怪呀!果子长在外面,要吃的木薯则在泥土下面。你们说这些果子能吃吗?”徐碧美发现了几个绿色的果子。这些果子跟杨桃一样,都是一瓣一瓣的,但只有拇指大。

“不能吃,千万别吃。木薯全身都是毒。”二婶连忙说道。

其他人就不解了,既然说木薯是三大薯类之一,怎么会有毒?有毒大家还吃?不合理呀!

“当然,也不是剧毒。它的叶子跟径连牛也不能多吃,不然会中毒沉睡,甚至会死亡。我们吃木薯,要不是浸过水,也不能多吃,一定要记住。”二婶语重深长提醒道。

在乡下,以前就会经常出现孩子吃木薯中毒的事情。孩子很喜欢野外烤番薯,有时候到了这个时候,番薯已经过去了,他们就会挖木薯。吃少量可能没事,吃多了就糟糕啦!

文教授笑着补充道:“木薯的毒素一般都集中在皮层,煮来吃的时候,你们将皮去掉,就不会有事。”

“有人吃木薯不去皮的吗?”陈香就更加奇怪了。

“木薯有两层皮,第一层就是你们看到的外面跟泥土接触的,很容易脱掉。第二层是可以吃的。以前农民生活艰苦,连米糠都能吃,这层味道还不错的木薯皮自然不会扔掉。”楚家强解释道。

杰克顿试着刮掉一些皮,就看到里面红色的皮。陈武瞄了一眼一眼过去,再次惊奇道:“怎么是红色的?难道那些白色的淀粉怎么来的?漂白?”

“那里?它也只是一层皮红色的,里面也是白色的。”洪老真不知道怎么说这些年轻人才好,十分常识的东西,一个个大惊小怪。

“木薯有两种,一种是白皮的,这种不好吃,一般用来打木薯粉喂猪等等。另一种就是这种红皮的,味道还行。”楚家强跟他们普及一下知识。

听到味道还不错,很多人就吵着回去做一顿吃。二婶微笑着答应了,木薯吃一两顿还行,吃多两顿,你就会觉得很厌恶,比不上番薯。

“其实,说起来,他们高信市还是木薯在国内的故乡。鸦片战争之后,木薯从外国引进来,第一批就是在他扪高信市种植,随后因为它高产,对土地要求很低,很快蔓延整个南方。”文教授说道。

人多力量大,这话没错,二叔二婶是深刻体会到的。以前,他扪两个人,挖一片木薯,可能就去了半天,现在一个小时不到就搞定了。

第三百四十二章 赶新鲜

木薯挖了回来,大家帮忙将最外层的木薯皮挂掉。这工作不算艰巨,用一根筷子,顺着刮就行,很容易的,不用怎么出力。

二婶挑出一些比较好的,将第二层皮也剥掉,然后砍成一节一节的,准备先给大家煲一顿。煲熟之后,可以直接吃,也可以继续切成一块块,然后用韭菜炒,这样吃可能就好吃一些,也有人喜欢煲熟就吃。

另外,还有一种吃法,那就是不用煲熟,直接切成一片片,然后放到锅里用油煎。这样处理之后,木薯就会稍微膨胀,楚家强最喜欢就是这种吃法。但很热气,吃过之后,你最好就喝一碗凉茶,不然你的嗓子第二天就会很难受。

楚家强将自己家的木薯闸搬出来,洗干净,顺便还借了别人的两台。木薯闸是民间的工具之一,很简单,却十分实用。无非就是一片长板,前面开了一个正方形的口,里面安装有一张利刀,刀的前面还有一条可以转动的木条。

使用就更简单,将棒状的木薯放在木条跟刀片之间,一手捉住木薯,一手移动木条,将木薯压向刀片就可以将木薯切成一片片。木薯片的厚薄则是决定于刀片跟木板的距离,也是可以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