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部分 (第2/4页)

当初,他也给女友买了一件,这才清楚这些情况。根据那名服务员的介绍,选购羽绒服也有很大的门窍。

首先,闻一下羽绒服的味道,如果发现刺鼻或者有异味的就直接忽略掉。那服务员解释说鹅绒比鸭绒贵的原因在于鹅绒无味,而鸭绒有味。但就如我前面已经提及过的,鸭绒和鹅绒加工处理的方式是一样的,有味道的绒都属于不合格产品,千万不能买。

其次,仔细摸一摸羽绒服的内层,如果你觉得刺刺的,就是说明这件衣服里羽毛的含量较高,质量应该不会很好。如果你摸上去不扎手不刺,则说明那这件衣服的含绒量相对比较高,保暖性较好。

接下来你可以将看中的几件羽绒服放在一起,使用同样的力度分别按住衣服的表层,回弹时间越快的羽绒服质量越好,即表明蓬松度高。而对于充绒量相同的羽绒服,体积越大,也就是羽绒服越蓬松的品质越好。

最后就是用力拍一拍羽绒服,如果有绒毛或者粉尘出现,就说明这件羽绒服的布料它的防绒性很差或者是缝合的针眼太大,这样的羽绒服会越穿越薄,防水性和透气性也不会太好,对于这种就不建议购买了。

不少孩子已经从家里将那些鸭毛拿了过来,问了一下垃圾佬的价格,然后开始交易!

第四百七十四章 就业观

二婶也将家里的垃圾翻出来,分门别类地分开来。。以前,这工作都是楚家婉热衷的,但孩子不在家。楚家强一看他那摸样,就知道那家伙是不会动手的,只好自己动手。钱多钱少是一回事,主要还是这些垃圾堆在家里也不是办法。

“哦!对了,厨房好像堆积了很多的酱油瓶。”楚家强开口提醒道。

二婶苦笑,这小子太久没有卖垃圾了,都不知道现在行情。她摇摇头道:“人家现在不收玻璃瓶了,已经三四年了。”

“咦!不要玻璃瓶了?”楚家强有些惊讶。

二婶点头说道:“不错,现在他们就收废纸、烂铜、烂铁、烂胶鞋跟鸭毛之类。”

那个垃圾佬也是苦涩道:“玻璃瓶现在不值钱呀!利润太薄了,甚至还会亏本,而且吃力不讨好,所以,现在基本上不收了。当然,也有可能会有人专门回收某一类的瓶子,好像啤酒瓶、可乐瓶等等。”

他这话没有说谎,现在工厂的机械化程度高了,直接生产新的玻璃瓶比回收废旧玻璃再加工玻璃瓶所花费的成本还低。

另外,玻璃成分不同,不是每一种玻璃制品都有回收价值。有些玻璃是抗压、耐高温低温,或是添加了微量元素,具有回收价值,而用于盛装酱油、醋等的玻璃瓶一般都是一次性的,没有再利用的价值。

目前我国垃圾回收分类体系还不完善,无法对碎玻璃或完整的玻璃制品进行统一回收。家庭产生的废旧玻璃瓶可随生活垃圾一起处理,一部分运到垃圾填埋场填埋,另一部分通过高温熔化,与煤渣一起用于制作建筑材料。

“那鸭毛现在是按一个算,还是论斤称?价格都怎么样?”楚家强提问道。

“按个来算,就是两块钱一个。论斤称的话,可以卖十八块一斤。”垃圾佬对楚家强回答道。他们做生意时有很大选择性的,任大家选择。

“他们怎么知道人家那儿到底有多少只鸭的毛?毕竟大的鸭子跟小的鸭子量是不一样的。”有游客就疑问道。

“呵呵!这不难看出来。虽然量是不一样的,但每个鸭子的毛都是有结构比例的。就拿这种大羽毛来说,每个鸭子身上的数量都是差不多的,大小之分而已。说到底,也就是看过了就自然知道了。”垃圾佬对大家笑道。他们收垃圾的,一看就能看出。里面是几个鸭子的鸭毛。那些垃圾。一上手,就基本上说出重量来。

听到这话,大家心里不由想起卖油翁起来。这个垃圾佬,跟以前书本上的卖油翁,是何尝的相似?跟卖油翁一样:无他,唯手熟尔!人家这是:无他,唯眼熟尔!

“我现在是终于知道,为什么都说民间出高手了!”一个游客佩服道,其他人一时点头应是。

古代有个叫陈尧咨的人。擅长射箭,以此自矜,而卖油翁只略表赞许。他把一个油葫芦放在地上,用一个铜钱盖在葫芦口上,将油通过钱孔灌入葫芦中,钱孔却不曾溅上一滴油。真可谓妙哉。

“所以说呀!本领不是天生就有的,它需要经过勤奋的劳动才能获得,此所谓:业精于勤。年轻人精力充沛,只要肯下功夫,钻一门学问,经过长期的努力,一定会熟练掌握它的奥秘。应用自如的,也就是熟能成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