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部分 (第2/4页)

祖大寿的意思很明显,你算老几。

祖大寿的称呼口‘吻’里带有的轻蔑李笑梅哪里没听出来,可是书呆子是谁,这个位面他和常弓一群人当兵砍人的时候,这帮辽西将‘门’的祖宗还没出生呢。

人家可是明初时候的李小神仙,论军中资格摆谱算是找错人了。这个位面明朝因为佛‘门’道‘门’宣传,常弓和李笑梅是属于仅次于姜太公和岳飞的军神。锦州城里就有李笑梅的庙,你们这些家伙每天在拜,却不认识我,还敢在我面前装‘逼’,岂不可笑。

祖家几个人正要顺着祖大寿的口气嘲笑书呆子几句,谁知李笑梅双眼对着他们轻描淡写的一瞥,顿时把他们吓出一后背的白‘毛’汗,连话屁都不敢放。

那是作为军人,对战场上强者的本能畏惧,李笑梅虽然平时嘻嘻哈哈的,但也是经历过明初几年血战,从死人堆里爬出来。在投靠朱元璋第一年,没有多少部下,几次还亲自上阵砍人,没点杀气怎么镇得住底下的丘八,让他们跟自己冲锋。这还不是最强的以眼杀人,要是常弓来,直接就把他们给吓出‘尿’来。

被擒的辽西将‘门’高级将领们低下头,不敢直视。

“祖将军不必担心,朝廷不会放过一个坏人,也不会冤枉一个好人。诸位要是冤枉的,皇上一定还你们一个清白。其实你们的运气还算好的,来念圣旨的是我,要是换了袁督师,人家可是没圣旨光凭一把尚方宝剑就敢砍人的,你连喊冤的机会都没有。”

李笑梅收起杀气笑道,在祖大寿看来丝毫没有小人得志的样子,只是斜眼,顺便调侃起这些辽西将‘门’。

祖大寿心想:袁督师是谁?没听说过,世界上哪有这么二的人,敢这么做。宁远那边倒是有一个姓袁的,叫袁崇焕的文官,好像也是动手不过大脑,不过他不是督师。

李笑梅的语气很轻松,他的意思也很清楚,跟祖大寿一样你算老几。

不知为什么,祖大寿感到这个小白脸身上一股气势,竟然和孙承宗那个老家伙差不多,光是用眼睛一扫就把那些丘八的杀气压下去一头。而去这股气势里面,还有种军人特有的威慑力。

祖大寿惊疑不定,这到底是哪里冒出来的小怪物,竟然让老子都不敢直视。

开玩笑,李笑梅是谁,在明初的时候和什么人‘混’。不是常遇‘春’,就是徐达,李善长,汤和,甚至洪武大帝都见过。师傅是张三丰,和姚广孝称兄道弟,就算是21世纪位面的菊座,金灵儿,甚至穿越者楚大公知,都是一时豪杰,有了这些牛人打底,祖大寿在他眼里连个屁都不是。

论打仗,他和常遇‘春’亲自指挥几万人厮杀,跟这帮软蛋不一样,他可是一路胜利过来的。

换句话说,这是学霸对学渣的鄙视。

祖大寿提到的孙承宗,他现在督师蓟辽,是宁锦到山海关的最高长官。

孙承宗在督师辽东四年,前后修复九座大城,四十五座堡垒,招练兵马十一万,建立十二个车营、五个水营、两个火器营,八个前锋后劲营,制造甲胄、军用器械、弓矢、炮石等打仗用的装备有几百万,开疆扩土四百里,屯田五千顷,年收入十五万。

天启五年(1625年),给事中郭兴治请求朝中大臣讨论孙承宗的去留问题,很多人都弹劾孙承宗说他冒领军饷,而吏部尚书崔景荣支持孙承宗,朱由校于是下诏让孙承宗继续督师辽东,却让孙承宗‘精’兵简将,减少军饷。而孙承宗刚刚派遣诸将分别驻守锦州、大小凌河、松山、杏山、石屯等地,扩张二百里,将尤世禄、李秉诚等将罢免,裁剪军队一万七千人,节省开支六十八万。

该不该裁剪,这是一笔糊涂账,而接下来的军事失败在原本的历史上却让孙承宗辞官。

在凯申物流所在位面的历史上,1625年九月,马世龙误信降人降将刘伯,派鲁之甲、李承先袭取耀州,中计身死,损失四百余人。于是魏忠贤党羽趁机弹劾马世龙和孙承宗,孙承宗于是强烈请求辞官,十月,朱由校同意孙承宗辞官,并给孙承宗加特进光禄大夫,儿子世袭中书舍人,又赏赐蟒服、银币等,并派人保护孙承宗回家。

但在这个位面,因为楚大公知的魂穿,这货是知道厉害的,不仅发动阉党力量极力挽留孙承宗,还上演了一出九千岁不计前嫌在朱由校寝宫跪一个时辰求皇帝开恩的戏码。

这次表演为魏忠贤在民间的形象加分不少,毕竟老孙在绝大多数的士林和老百姓眼里是忠臣,帮忠臣的怎么会是‘奸’臣呢?也叫东林党对孙承宗产生怀疑,一些新一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