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部分 (第1/4页)

中年汉子嗯了一声,“我怎么没有这样的儿子?三个专家都解决不了问题,这一次真的被小伟解决了啊,而且他说的我们通俗易懂,完全知道是怎么回事,根本不像三位专家每次都一大堆专业术语,关键是,小伟的本事比他们更好啊!”

张家村的村老咳嗽了一声,“你不要诋毁三位专家,他们都是有大本事的人,只不过啊,小伟厉害,百年难得一遇的天才,我们张家村有幸出了这么个天才啊!”

三位专家已经在交头接耳。

卞专家:“他提出来的这个办法太新奇!”

戴专家:“是啊,我从事农业这么久都想不出来!”

穆专家一脸惭愧,“亏我们先前还以为他们父子俩不信任,原来小伟早就胸有成竹!”

先前张伟刚刚说出来有办法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在质疑,三位专家都想不来办法就他想得出?在张伟说出泥土有问题的时候,三位专家心里都不舒服了,认为张伟和张爱国不信任他们,可是等到张伟两次测试土壤的ph值之后,事实证明是他们想多了!这些暂且不提,张伟提出了用生石灰撒田里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以为这父子俩疯了,是钱多得慌了!

可是一夜过去了!

到了今天早上的时候!

所有人都看到稻秧长势良好的时候!

几乎大多数人都暗暗惭愧,不该拿张伟和三位专家相比啊,也对张伟提出的生石灰的办法感到了惊艳!这可是实打实的产生了作用啊!本来病怏怏的都要死掉的稻秧,今天居然长势良好!不得不承认,张伟的脑袋里包罗万象,不是普通人可以相比的,不,即使三位专家也不能比!

戴专家?

卞专家?

还是国家农科院出来的穆专家?

这有什么好比?三位专家对这块田束手无策的时候大家都看在眼里,张伟看似异想天开的生石灰办法却奏效了!

三位专家看向张伟的眼神更是充满了激动,这是一次足以让全国农业轰动的办法啊!他们都在想,如果按照张伟的办法写一篇论文出来会怎么样?

全国举动啊!

这是对农业一个突破性的进展!

按照这个办法,以后再出现类似的情况,不用担心农作物存活不下去了啊!

看着张伟,乡亲们只是庆幸张家村出了这么一个天才,可是三位专家不同,他们感到了匪夷所思,为何?因为这个办法别说他们了,即使现在整个中华都没人想出过这个办法啊!就算是农科院那些教授,他们也只敢让人在没有农作物的田里撒生石灰,嘶,张伟一个人比整个中华农科院的专家教授都聪明了啊!(未完待续。)

第二百五十章 银龙鱼第一次进入全国人民视线

(今天就两更,近九千字,抵得上平时三更了)

————————以上不计入正文字数。

这些日子里,张伟一直待在海通,好在办法奏效了,这一次不仅稻秧救活了,而且长势更加好。

明天就要插秧了。

农田里。

三个专家正在看田里灌水,里面沟壑已经挖好,只等稻秧插好便可以放鱼苗进去。

这时,张伟和张爱国两人有说有笑的走了过来。

戴专家一瞅,马上打招呼道:“小伟,张总,来了啊。”

张伟马上回敬了招呼,“戴专家好。”

张爱国走上前道:“这两天我和我儿子要回魔都了,到时可麻烦你们三位三个地方跑了。”

卞专家笑道:“有什么麻烦,和你家签了合同,我们就是你家的人喽。”和那天义愤填膺想辞职完全两样。

张伟爽朗的笑了一声,“你开玩笑了,你们三位都是有大学问的人,能请到你们是我家的荣幸。”

张爱国也在一旁称是。

“大学问?”穆专家笑呵呵的指着远处的稻秧田,“我们这点学问连一块田都弄不好啊。”他转移话题了,“生石灰直接撒田的方法,我和小戴、小卞三人一起写了篇论文,估摸着这几天会在报纸上登出来,当然,我们写了想出这个办法的人是你,你家米厂是叫银龙鱼吧?在论文里帮着打了一下广告。”

张伟呃了一声,这三个专家都是人精啊,还帮着自家米厂用论文打广告,他赶紧道谢:“谢谢。”

张爱国连忙从怀里掏出香烟散了起来,“抽烟抽烟。”

“张总,不会我们不说你就不散烟了吧?”戴专家假装不满,随即笑道:“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