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 (第2/4页)

黛玉一听贾敏还要走,眼泪立刻流下来,贾敏只好劝慰一阵,说了些旁的话让黛玉分心,知道两人终究会分开,母女俩默契的没有再提这件事。

第二日黛玉按着贾敏的意思给林如海写了信,去贾母房里时说了这事,当时在场的除了黛玉贾母外,还有凤姐和宝玉。

听说黛玉要给林如海去信,在场的几个脸色都有轻微的变化。

贾母倒是没问什么,只说好。

其实按着贾敏当姑娘时的脾气,谁若给她难看,她是必定还回去的。像今日黛玉面临的这些,必要当着大家的面说给贾母听。贾府这一起子主子奴才,最是要面子。私底下多么理直气壮,只要你当面给她捅破了,他们就像泄了气的球,直不起来的。

所以说,看到黛玉现在的性子,贾敏才会怒不可遏。

传书信的事情就这样过去了,不说凤姐一干人如何看待此事,宝玉正因为在东府认识了秦钟,两人相约了一起去家塾念学,早起过来辞黛玉,黛玉便笑着鼓励了他一句。

贾敏一来黛玉心里有了底气,又因为贾敏并不喜欢贾宝玉平日的习性,连带着黛玉也就没那么在意宝玉是否和自己亲近的事情了。

两人青梅竹马,又是一同住在贾母的院里,关系比其他人亲近得多,也使得黛玉极为依赖宝玉。如今有了贾敏这个做母亲的,黛玉心里不知多高兴,地位上自然是贾敏排在最前头了。

贾敏将她来不及教导黛玉的那些人际交往之事一一告诉黛玉,很是郑重的告诉她在择婿这方面她是绝对看不上宝玉的。往日住在扬州时只是听说宝玉最喜在内帷厮混,被贾母和王夫人宠坏了,当时还只当是小孩子,虽然不认同但并没有意识到严重性。

如今亲眼见了宝玉的生活环境,贾敏是绝对不会同意黛玉和宝玉的亲事。

贾母的想法却是很明显,她是看好两个玉儿的亲事,只是偏偏王夫人中意自己的外甥女,两个人谁也不愿放弃,加上宝玉年纪还小,事情便这样僵持着了。

如今贾敏要做的是赶紧和林如海联系上,把黛玉在这里的事情详细的告诉他。

第26章 红楼梦

自从黛玉离开扬州去往京城外祖家后,许萦一直在找机会接近了解林如海,也让对方了解喜欢自己。

按理贾敏救过她的性命,在做这些努力的时候应该会感到愧疚,虽然贾敏已经死去了,可毕竟林如海是贾敏的丈夫。

只是,已经忍了这么多年,许萦感觉到今天才释放自己积攒了很多年的感情,已经是对贾敏救命之恩的一种偿还,她没必要为了一个死去的人埋没自己一辈子的幸福。

更何况网上不是没有人推测过,林如海之所以子嗣不丰,贾敏肯定在此有不少的功劳。当然,这些都只是猜测,只是许萦如今的地位环境不比旁观者,这些对贾敏最大恶意的揣测能够带给她许多的安慰,她又何必为一个死人证清白。

只是她低估了贾敏在林如海心中的地位,也低估了林如海对礼教一类事情的顽固执守。尽管在贾敏死后她主动的态度和异于寻常女子的言行获得了林如海的注意,林如海最终还是将她看成一名妾侍,没有相对平等地位,就没法获得他平等看待的眼光,他是无论如何都不会将一名妾侍扶正的!

到了此刻许萦才知道自己当初答应给林如海做妾是一件多么愚蠢的事情,假如她伺机等待,直到贾敏死去再做动作,让林如海娶了她做续弦,就不会有今日这永远都摆脱不掉的小妾身份。

小妾是什么?

那是永远都比不上正室的存在,永远都上不了台面。

许萦这一世也是官宦千金出身,家道中落已经是委屈了,现在竟成了一辈子都翻不了身的妾侍。

从一开始的信心满满到渐渐的失落沮丧,林黛玉离开的这两年许萦的心态逐渐发生着变化,到如今她已有了极端愤恨的心态。她恨林如海的不解风情,更恨贾敏让她做了林如海的小妾。

如果一开始只是用恶意揣测贾敏来增添自己被扶正的信心,那么现在许萦已经是百分百确定贾敏的恶毒了。贾敏生不出儿子还可说是偶然,可是整个林府的女人都生不出来,那就不是偶然可以定论的了。

所以许萦断定贾敏给府里的小妾们下了绝孕药,她要找到证据彻底打碎贾敏留在林如海心中的美好形象,为自己和将来的孩子谋一个好的前程。

这日林如海收到从京城寄来的信件,打开一看居然是女儿黛玉写来的,往常都是贾府的人将黛玉的情况口述一遍,他并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