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部分 (第1/4页)

从兰亭序上收回目光,薛郎突然想起一事。

当时看这些介绍的时候,看到一段不知是杜撰还是野史的记述,说唐太宗李世民极为推崇王羲之的书法,但不喜欢王献之的,所以,将二王彻底定论,王羲之的书法为第一,他儿子的不如。而且,还找到了王羲之的真迹,天天欣赏研读。包括兰亭序在内,都收入囊中,最后全部随葬了。

至于是不是随葬,那些不见得有准确的依据,也可能是跟传国玉玺一样,反正失踪了,就来个贴谱的故事就完了。

想到这,他扭头看着柳败城问道:“这些都是在你师祖天蝉子那个房间里的?”

“是的。”

柳败城指着屋子里这些箱子说道:“这里还有唐宋的一些道家书籍,宋朝的刻本书籍,比我们门派内的收藏还丰富。”

“都是吗?”

薛郎环顾了一圈,觉得奇怪。

当初没看到有这么多书籍啊,沉香搭的书架上,大部分是他师祖的设计图啥的,书本卷轴有个大几百,上千件就不错了,怎么可能满屋子都是?

似乎看出薛郎的疑惑,柳败城小心的收起兰亭序,说道:“咱们在的石室应该属于工作室,也就是师祖研究设计的地方,书房在另一个秘密山洞,一山洞的书,但王羲之他们的真迹还是在设计室这里。”

柳败城再次提起兰亭集序,让薛郎想起刚才打岔岔过去的问题,转回头问道:“先生,我记得介绍兰亭序不是说被李世民随葬了吗?”

让他意外的是,柳败城点了点头说道:“没错,门派有记载,说师门前辈去皇宫没有找到王羲之的真迹,随葬的说法可信。”

“啊?”

薛郎眨巴眨巴眼睛,看着柳败城问道:“既然是随葬了,那你们师门的前辈不是……”

谁知,柳败城的回答再次出乎了他的意料。

柳败城点了点头说道:“在唐朝之前,师门就感觉到那些珍贵的物品随葬太可惜了,甚至导致失传。尤其一些皇家把持的炼丹术,还有特殊材料,所以,在那个时期就有前辈高手偶尔进入皇家墓葬,带走一些必须带走的物品。这兰亭序与黄庭经这些,想来也是那个时期盗墓所得,包括传国玉玺,也应该是被带进了墓葬,要不,师门前辈是不会破坏皇权传承的。”

“啊?!”

薛郎震惊的看着柳败城,他们师门的光辉形象瞬间崩塌。感情他师门居然是盗墓贼!

柳败城笑了笑,伸手示意了下,走向另一个箱子跟前说道:“这种行为在宋朝中期被杜绝,师门的掌舵人认为,既然是随葬了,那就意味着它们该消失,运数使然,不得破坏天道伦常。”

哎……

薛郎暗叹。

要是这个禁令不发出,那展品的数量翻几十倍都可能。禁令一出,反倒是便宜了很多的盗墓贼,将珍宝盗出,变卖到他国,或者干脆就是他国盗挖了。

他们师门虽然也有过盗墓的时候,但出发点却不同,起码是保护了那些会被损毁的物件,也没有流失出去,尤其这会,还肩负起了恢复整理。

他都不知道该称赞他师门前辈盗墓还是斥责了。这真不好界定了。

想来那些珍品有不少都是盗墓所得……

琢磨着,看向面前箱子上摊开的竹简。

看到竹简上的字,薛郎眼睛虚了虚。

竹简,应该是晋以前了,汉朝时期鼎盛,后期就有纸张了,取代了一本书几千卷竹简的书写与沉重的麻烦。

要是汉代之物,价值肯定不低。要是汉代大家之作,那价值就难以估量了。

传到现在,别说汉代,晋代的都大多是石刻碑帖了,摹本都少,真迹更不可能。

看出薛郎似乎不太懂,柳败城活动了下肩膀,说道:“这是司马相如的隶书子虚赋。”

司马相如?

薛郎不知道子虚赋,他又不是研究历史的,但他知道司马相如,因为司马相如除了文名之外他不甚了解,但是其与一代才女卓文君的爱情故事,特别是一首古琴曲,凤求凰,流传千古,名扬天下他是知道的。

薛郎不懂什么隶书,什么东汉西汉两种字体,但司马相如他还是知道。如果这是真迹,那也将是轰动华夏,轰动世界的发现。

震惊中,薛郎刚要问,柳败城却说道:“这上面还有汉武帝的评语,字迹磅礴大气,真有无尽威严的气势。”

汉武帝评语……

薛郎有点傻眼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