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部分 (第1/4页)

“跟顺子哥上工地去了。”

赵亚楠微笑跟二人握了一下。道:“你们先回家,我带这两位记者和各位朋友转转……”

“好。”小楠跟林可可二人说了几句便告别离开。

一名留着长卷发的中年女士好奇道:“你们公司的员工,是不是都住在乡里?”

“嗯,基本上都是。这位阿姨听口音是燕京来的?您贵姓?”

“可不是嘛!我姓李……”李太太拉着刚高考毕业的儿子道:“我儿子刘杰是张先生的粉丝……”

“前两天网上看到你们《开心谷》的美景,特别想来看看……”

“那个,我们能不能去张先生家看看?”

“这个恐怕不行。张总过去的地方还在使用,属于私人住宅范围,我们没办法带您去。”

说着,赵亚楠跟前方来接替的‘导游’打了声招呼,便带着小鸟两名记者以及20多名游客走进乡间小道。

……

沿路。街头巷尾都有游客的身影,就像参观名胜古迹一样。看什么都觉得有意思。

穿过重重街道。一辆采访车停在政府大院门前,央视记者正在与乡领导在池塘边录制节目。

吕万文作为开心谷项目副经理,也在一旁陪同解读项目计划。

向南300多米,张家小院内此刻人满为患。

张家亲戚、乡里几个大股东都聚在这里,正对突如其来的游客和各项安排进行讨论。

“……老三说的游客住宿是个难题。可人家来,我们总不能再赶走吧?哪有开门不做生意的?”

“话是这个理。可咱们现在都还没建好,人来也没地方安排……”

“哈哈……说到底还是小凡的名气太响亮!要是没小凡的名气在上面摆着,说破天也不会有多少人……”

说着,众人脸色都露出自豪的笑容。

张叔公满面红光道:“老五说的不错,咱们《开心谷》还是借了小凡的光。越是这样,咱们越不能丢这个脸面!”

“各个工作上一定要做到位,不能让人家尽兴而来败兴而归。你们看看现在这因特网,那传播速度多快,有什么不好的一下就给曝光了。”

“……,到时候不但把自己的脸丢了,还给小凡惹一身骚!”

“老爷子说的对。”杨长贵打开一包香烟道:“我觉得乡里还是有资源可以利用的。”

“乡里有空房的都腾出来一间,可以先开个‘家庭旅馆’。也不多要钱,一晚上30管顿早饭。”

“还可以跟其他村联合一起来搞……稳稳当当的先把住宿这个问题解决。”

“再一个,也要把服务质量提升上来。齐码‘家庭旅馆’的环境要获得我们检验通过。通过后,咱可以学习‘出租车公司’那样,给他们下发牌照。”

“嗯,长贵这个想法不错。”

张大伯道:“再一个,我们也要把那些开‘摩的’‘跑汽车’整理整理。不能说谁都可以跑,万一有游客被骗,对我们声誉也是一种影响。”

“这方面还要跟乡里、县里商讨一下,看看怎么规范化。”

……

众人齐齐点头,张母笑道:“那我也说几句?”

“我看咱们乡的房子也要统一刷一刷,都弄成白的。人家游客来看着整齐还干净。”

“嫂子说的对。”张三叔道:“我们可以借鉴小凡的大白风格。”

“在墙上画上各种大白形象和欢迎标语,把墙壁当成旅游景点推广出去。这样游客来看着新鲜有意思。还很亲切。”

“以后每一季或者半年。咱们就把墙壁上的画改一改,让游客每次来都有不同的感受。同时,体会到我们乡独有的风格。”

“我想,只要利用好墙体画这点,就能打造出我们乡与众不同的风格。火了以后,还可以搞墙体艺术画展和比赛项目,成为另一个买点!”

众人一听纷纷亮起目光,张三叔带着些许得意继续道:“我还有个建议。有些游客不是很喜欢到景点留念写字吗?我们可以专门提供一个‘留念墙’。”

“这样既是一种游客足记的见证。也是咱们发展的见证,随时欢迎游客‘到此一游’。”

“大家看怎么样?”

“我支持三叔这项建议!”

张邵文兴奋道:“墙体艺术搞得好能形成我们乡一大特色,而且很酷!”

“在国外有专门的墙体艺术,我们可以一年开两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