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8章 闻仲亲征(下) (第1/2页)

沙场点兵,集结士卒准备出发。万军以备只欠主将,而此时他们的主将闻太师正呆在寿仙宫。

有闻仲在,苏妲己不敢待在纣王身边。此一去闻仲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所以他临行前还想再见纣王一面,有些话只想跟纣王单独聊聊。

不管之前发生过什么,如今这个局面已经无法扭转了。但是闻仲是托孤大臣,无论如何他都不会眼睁睁看着成汤江山受到威胁。

那怕是让他流干最后一滴血,他也会死在冲锋陷阵的路上。纣王是他看着长大的,所以他希望纣王可以听得一句劝。

如果这次他没能回来,他希望纣王可以好自为之。他不能在护着纣王护着成汤江山了,他希望纣王可以担起应有的责任。

如果他凯旋归来,他希望纣王可以听他一句劝,把先前他重新列出的十策重看一遍。如果可能的话,他希望纣王可以按照他说的去做。

他身为太师,又是托孤大臣,只在纣王治下而在万万人之上。身居太师之位,他却没有享受过一天的安稳日子。东征西讨南征北战,这些年他大多数时间都在路上或在战场。

听着闻仲的谆谆教诲,纣王只想让太师留在朝歌。一起他总希望太师不要回来,这样就没人管他了,他想干什么就能干什么。

可现在不是,因为他听出了太师语气里的异样。身经百战的闻太师,可从来没有在那次出征前说过这样的话。这哪里像是要去讨伐西岐,分明就是做好了慷慨赴死的准备。

即便闻仲知晓此去的遭遇,他也不能躲在朝歌不出。因为这是他的使命,是他曾经对先帝做出的承诺。

在离开寿仙宫时,纣王亲自送闻仲到宫门外。回头看了纣王一眼,闻仲翻身坐上了墨麒麟。

大军出城,闻太师位居前列。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两日前负责运送粮草的队伍已经出发,朝歌百姓夹道欢送闻太师西征。

很多不明缘由的百姓欢送闻太师出征,更多人则是在等着看闻太师如何惨败。朝歌有不少人逃去了西岐,现在在那边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传言一点一点传回朝歌,很多人也都打算去西岐了。

作为普通百姓,他们不会去管什么纣王或是武王,只要能让他们安居乐业,谁做主他们都没意见。

反之就不一样了,如果他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不管是谁做主,他们都会想办法逃到背的地方。

比如现在到朝歌,对大多数人而言就像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因为他们不知道纣王什么时候再出幺蛾子,上次修建鹿台,朝歌不少百姓都遭了殃。当初负责修建鹿台的是北伯候崇侯虎,他所施行的是三丁抽二,独丁上工。

意思很简单,家中有三个男丁的,就要抽走两个做工,只有一个男丁的就直接抓去做工。修建一座鹿台死了七八万人,想想都让人不寒而栗。

出朝歌赶赴西岐,闻太师这一路都是急行军。他希望可以早点儿抵达西岐,也好按照他的计划速战速决。

途中遇到几位道友,在问清闻仲是要去西岐讨伐武王姬发之后,几位道友主动要求一同前往。闻仲要对付的是武王姬发,而他们要对付的是西岐丞相姜子牙。他们有不少道友都死在了姜子牙的手里,他们这次去就是为了给道友们报仇的。

过了黄花山,闻太师一行人来到了绝龙岭。

一到这儿闻太师就觉得气血不顺,脑子嗡嗡作响,双手不听使唤。

若不是一旁的邓忠及时扶住,恐怕刚才闻太师就要从墨麒麟的背上摔下来了。

好不容易才缓过来,闻太师又看了一眼那石碑上刻的三个字“绝龙岭。”他这会儿才回想起来,自己为何会来到此处有此异样。

想当年,闻仲辞别师傅下山之时,他师傅曾经叮嘱闻仲。说他命犯一个绝字,不管到什么时候,遇到带有绝字的地方一定不能久留。

这事儿虽然已经过去很多年了,但是闻仲却一直记得。刚才看到绝龙岭时,闻仲只觉得有什么事儿,一时半会儿没想起来。这会儿终于想起来了,所以他想要赶紧离开这个地方。

几位道友却不以为意,觉得闻仲太谨慎了。不过是一个字而已,至于搞得那么严肃嘛。如果真要有什么事儿,他们几个也不会袖手旁观。

魔家四将征讨西岐率军十万,而这次闻太师征讨西岐率军三十万。过了绝龙岭,不日便来到了西岐城的南门。

闻太师下令,在距离城门二十里处安营。

既然是要一次性解决当前问题,闻仲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