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3章 鱼跃龙舟(下) (第1/2页)

姜子牙当然没有想过要取代武王,他现在所要做的不过是跟大家说清楚一件事。当时劝说武王出兵,名义上用的理由是观政与商。如果现在让武王知道,他们出兵就是为了对付纣王,他怕武王会马上返回西岐。

所以,姜子牙必须要先跟大家见个面,让大家全部都统一口径。这事儿当然不可能一直瞒着,但至少可以瞒到他们拿下朝歌。

只要诸侯盟军拿下了朝歌,只要他们推翻了纣王的统治。但那时不管真相如何,武王所能做的都只有接受现实。

“姜丞相,咱们这样欺骗武王真的好吗?我以前可听说过,文王离世之前曾叮嘱武王,绝对不可以做以臣弑君之事。如果有一天武王得知了真相,会不会拿我们这些人开刀呢?”其中一路诸侯这样问道。

“姜丞相,我觉得这样瞒着武王也不是办法。既然你是文王定下的武王相父,那你就有义务告诉武王真相。若真有一天武王发现了一切,翻脸不认人的话咱们谁都承受不了那个后果,你说是吗?”另一位诸侯这样说道。

姜子牙早就想到了会有这个局面,来之前他就已经把应对之策全都想好了。既然大家都想西岐当盟军主力,那么他就需要所有人的全力配合。

如果大家做不到绝对信任,那么他们这个盟军说不好啥时候就散伙了。

姜子牙有诸多方法可以检测他们的想法,让大家一起隐瞒武王也是方法之一。因为他只有这样,才可以确定那些人是真的认可武王,那些人只是在做做表面功夫。

那些向姜子牙提出不同意见的人,不会知道姜子牙这样做的真实用意。在他们提出不同意见的同时,已经被姜子牙深深记在了心里。如果将来发生散伙的事儿,这些人都会是姜子牙优先需要对付的人。

在昆仑山学艺的姜子牙不这样,下山后回到朝歌的姜子牙也不这样。即便是干啥啥不行做啥都赔本,那会儿的姜子牙也不这样。

以前的他跟武王一模一样,宅心仁厚对谁都坦诚相见。即便是申公豹屡次三番想要取他性命,他照样会在师父面前提申公豹求情,希望师父可以放申公豹一条生路。

但是,经历了这么多腥风血雨,姜子牙逐渐懂得了很多以前不愿意懂的道理。就像是现在的他跟武王,若是他还像以前一样,西岐军根本就不可能如期抵达孟津。

若真需要有一个人来唱白脸的话,姜子牙只会把自己放到这个位置,好让武王一直保持着他那份最初的质朴和善良。

姜子牙对众人说:“问题很简单,如果有谁觉得这样做不妥,你们现在就可以离开这里。或者是回你们的老家,又或者直接把我刚才说的那些话告诉武王。不管你们怎么做我都尊重你们的选择,诸位意下如何?”

姜子牙扫视一圈,看向每一个向他投来目光的诸侯。他们中有不少人打起了退堂鼓,但在这种场合下却没有一个人离场。

事情很简单,现在他们都是一条绳上的蚂蚱。一条是跟纣王在一起,一条是跟武王在一起。现在他们已经上了船,再想退出根本就不可能了。

姜子牙笑道:“既然大家都没有异议,那我们现在就讨论一下咱们这个盟军的一些规矩。”

俗话说得好,无规矩不成方圆。更何况在这么复杂多变的环境下,姜子牙必须给他们立下一些规矩。当然了,这些立下的规矩每个人都需要遵守。

由姜子牙主持的这次会议,足足开了三个时辰。大家在很多问题上都达成了共识,对姜子牙说的一些问题也都选择了默认。

第二天中午,武王终于跟大家见面了。

他一直都对姜子牙深信不疑,所以武王压根就没有问有关观政与商的事儿。似乎是姜子牙想太多了,武王压根就没有往哪方面去想。

诸侯在孟津会师,然后他们便需要在孟津将盟军融合到一起。作战时需要统一指挥,任何事情都需要有一个具体负责人。

先前的东南两大镇诸侯,如今摇身一变成了盟军的两位副将。武王此时不仅仅代表西岐,同时也代表了这个诸侯盟军。

这并不是姜子牙一个人可以决定的事儿,所有来到孟津的诸侯全都认可武王。一致认为只有武王才能代表他们,也只有武王才能让他们所有人信服。

张奎夫妇战死,西岐大军已经抵达孟津。新任二十万大军主将袁洪收到这则消息,即刻率兵前往孟津,意欲在孟津先啃一啃这块硬骨头。

本来这二十万大军就是朝着孟津去的,只不过袁洪的首要目标是东南两大诸侯。如今武王姬发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