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 (第2/4页)

斤最少七、八块,这还可能是最低价的,如果行情好的话,可能价钱还翻倍。再说了,我们家的荔枝两年后就可以收成了,先去试下行情也好阿。”陆少华肯定的道。

“人生地不熟的,怎么运去深圳阿?”陆家耀听到一斤能多一、两块钱,说不心动是假的,但是运去深圳,的确是人生地不熟。

“呵呵,刚才你不是说翁翁的两个儿子在深圳吗?后天去拜年的时候叫翁伯伯帮下忙不就行了吗?”陆少华乐呵呵的说道。

陆家耀还想说什么,陆昌就插口了。“小华说的对,如果运去特区卖,一斤的价钱可能翻,大哥,你反正后天要去翁大哥他们家拜年,跟他说一下应该没有问题的。”家生的唯一大学生都支持陆少华的想法了,陆家耀也就没说什么,算是同意了。而陆家辉就更不用说了,至于陆家成,他对这个‘天才’的侄子还是很信服的,自然没有意见了。

“好吧,后天我们去跟他说说。”

“嗯,过年之后还得多下点肥料,不然到时候荔枝不高产。”其实陆少华这个叮嘱是多余的,因为自从上一次陆家耀喷了‘叶面肥’之后效果很好,所以现在几乎一个月就喷一次。

“这个不用你教,你老爸我种了十几年的田了。哎呀!都十二点了。”陆家耀刚说完,电视里面就开始在倒计时了。

10

9

8

。。。。。。。。。

3

2

1

新年的钟声响起,意味着1985年已经过去,崭新的一年1986年到来。

。。。。。。。。。。。。。。。。。

第十章 翁伯伯

第十章翁伯伯

新年开始的第一天,大年初一。根据陆少华他们那里的规矩是不能去远房的亲戚窜门的,如果说是在村里面的亲戚那还是可以的,但陆少华也不愿意去那些亲戚走动,必竟他现在是人们公认的‘神童’,不管是去亲戚家还是邻居的家,人家都是问东问西的,让他厌不其烦,所以他干脆那里也不去,在家里看书罢了;再说一个带着三十几年的记忆的人,会像小孩子一样跟着人家去玩吗?答案明显是不可能的。

随着天色变黑,时间悄然流浙,陆少华也看书看了一整天,十几天啃着初中的课本,终于也在这一天把所有初中的知识复习完了,不由的让他呼了一口气,接下来就开始自学高中的课本了,高中的知识不像初中的一样,可以一页一页的翻过去的,那可是都得慢慢钻研的。

。。。。。。。。。

太阳从西边落下。。。黑夜中Ing。。。。又从东边悄悄的爬上来。。。白天Ing。。。。

太阳从西边落下,又从东边悄悄的爬上来,似乎在跟人们说着,‘二十四小时已经过去了。’

当陆少华从被窝里面起来的时候,天已经放亮了。“哎,应起床了。”

伸了个懒腰,把在客厅‘打地铺’的‘家伙’收拾好才知道原来已经早上九点了,家里没有一个人。“看样子是全出去了。”看到家里没人,陆少华估计,他父母应该出去窜亲戚了,而他的哥哥和姐姐应该出去玩了,必竟他们还小阿。

吃完早饭,陆少华正准备拿起高中的课本钻究一会,他老爸就把门推开,看到陆少华起来了,连进客厅都没进在门口就直接朝他喊道:“走了,去你翁伯伯家了。”

“来了。”陆少华本来还想抓紧时间自学一会,没想到刚刚拿起书陆家耀就回来了。只能无奈的放下书,起身走向门口。

。。。。。。。。。。。。。

其实陆少华对于这个翁伯伯并不太了解,知道他叫翁福明,至于他们家多么有钱,他全然不知,只知道他们家在九十年代初期盖了一幢五层高的房子花了120多万,但他们家是做什么生意陆少华并不知道,唯一知道的是他的大儿子在九十年代中期曾经做盗版光碟发家。

从家里出门大概走了二十几分钟,陆家耀和陆少华就来到一幢两层高的的小楼,小楼外围的墙壁都用油漆刷成浅红色的,看上去很新,应该是过年之前刚刷的。

“大哥,你要去那呢?”就在陆家耀和陆少华刚要走进门口的时候,里面走出了一个看上去只有40多岁的中年男子。不过听到陆家耀这样打招呼,陆少华就猜到这位中年男子就是这幢房子的主人-‘翁伯伯’。

既然知道这位中年男子是谁,陆少华当然要打声招呼了,甜甜的叫道:“翁伯伯新年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