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 (第1/4页)

他拉钟幸过来并没有告知邓廷歌。两人出去吃夜宵的时候邓廷歌偶尔会跟他发点牢骚,无非是租金又涨了,伙伴有点不靠谱,等等等等。很普通的牢骚,罗恒秋总是听得津津有味。他觉得邓廷歌应该可以走得更远。他没什么可以给邓廷歌的,至少能为他提供一个机会。

钟幸嘴上说没兴趣,心里其实挺兴奋。他大学的时候也参加过许多次小剧场的演出,此时坐在自己熟悉的氛围里,不由得对一会儿表演有了点期待。

“我会好好看的。”他歪着脑袋跟罗恒秋说,“不过才学了三年表演,抱很大的期待也不现实,对吧。”

“其实他高中的时候就上台表演过了。”罗恒秋回忆了一下,“他有一次在晚会上参演一个小品,那是我印象中他演得最好的一次。”

“演什么?”

“他当时十六岁,演的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一个父亲。”罗恒秋说,“演得非常好,表演结束的时候很多人都哭了。钟幸,我不是因为你以为的那种原因才拉你过来的,他真的很好,你应该成为他的伯乐。”

钟幸的神态稍微认真起来。

“在我这里,让观众哭不是演技好的标准。”他说,“不过十六岁演四十多岁,你这个小朋友有点意思。”

今天在场中卖票的不是邓廷歌,换成了个姑娘。

那姑娘长得不错,三番几次经过罗恒秋的身边,后来终于忍不住跟他搭话:“你是小邓的师兄吗?”

罗恒秋有些惊奇。

邓廷歌并没有刻意把罗恒秋介绍给他的同伴们,但罗恒秋和其中的几个人也算打过招呼,彼此知道名字。眼前的女孩他是不认识的,不过对方显然是邓廷歌的熟人,他点点头:“你好。”

小邓——罗恒秋心里没来由地想,这个称呼也很亲昵,感觉比他称呼邓廷歌全名要亲昵很多。他有点想这样喊他。

钟幸笑眯眯地在一边看他和女孩寒暄,待人走了之后从罗恒秋手里扯出张写着电话号码纸条:“罗少好魅力。”

“给你吧。”罗恒秋拿着那姑娘给的宣传单看,“演员应该找导演。”

“找老板也很合适。”钟幸笑道,将纸条揉成一团后发现没地方可丢,只好揣进兜里。

今晚演的是一出短篇小说改编的话剧,一改之前房间里的布置格局,像模像样地搭起了简单的舞台。钟幸低头发微信,听到舞台上传来声音才抬起头。他扫了一眼舞台的布置,笑道:“民国剧?”

“嗯,《心经》。”罗恒秋说,“张爱玲的《心经》。”

此时舞台灯光突然暗下,四周一片寂静。片刻后电话铃声在黑暗中突兀响起,铃铃铃,铃铃铃。老式拨盘电话在缓慢亮起的灯光里震动不已。一个梳着大背头的男人从屏风后走出来,手里拿着报纸,稳步走到电话旁拿起了听筒。

“你好,许宅。”男人声音低稳沉重。

钟幸扭头看罗恒秋。罗恒秋无声地说“是他”。

太巧了。罗恒秋无论如何都没想到这么巧。邓廷歌今天演的也是父亲,一个远超出他现今岁数的、悖伦的父亲。

第4章 你这小朋友啊……

多年前,在钟幸还是个小文艺青年的时候,他自己曾将《心经》改编成剧本试图参加戏剧节。但这个故事里对父亲产生恋慕之情的女儿、和女儿的同学出轨的父亲、默默忍受的母亲,通篇压抑、混乱的感情让当时学院里审读剧本的评委勃然大怒。

白发苍苍的老教师将二十多页的剧本扔在钟幸脸上大吼:道德沦丧!

钟幸也大怒,卷起剧本狠狠摔在桌上:你食古不化!

导师吓出一身冷汗,按着他脑袋让他给权威低头道歉。钟幸梗着脖子不从,回到宿舍越想越怒,一气之下决定放弃编剧这条道路,开始学习拍片。

他不是专业出身,但有一番韧劲,又因为审美的加成,拍出来的短片都可圈可点。大学时的最后一届戏剧节,他导演的短片被选中参加全国比赛。递给他参赛通知书的就是当时白发苍苍的老教师。钟幸和他礼节性的握手,然后听到他说:你走了正确的路。

许多年过去了,他现在是爱情文艺电影领域的导演新秀,然而心里对当初那份挑灯数夜写成的剧本还是带着复杂感情。那条他走不下去的路和那个没能演出的剧本令他看到了无形的桎梏。

罗恒秋不知道他还有这么一段,但见他看得投入,心里才觉得安定。

”他知道你带我来?“

”不知道。“罗恒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