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 (第1/4页)

!�

郑清华本想给韩国良戴高帽,表达自己把一片心都交给韩国良的,但在韩国良听来却成了威逼。韩国良说:“小郑啊,个人有进步的诉求很正常,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我们要服从组织的安排,你回去吧,相信组织会公平公正对待每个同志的。”

郑清华心里还是没底,但听到韩国良要送客了,连忙从兜里掏出购物卡,就往韩国良手里揣:“韩主任,这是我的一点心意,你一定得给我帮忙啊。”

韩国良说:“小郑,你这是干什么,快拿回去,拿回去,别这样。”

郑清华以为韩国良是客套,还是硬往他手里塞,韩国良说:“小郑,你就是说什么我也不会收的,我有我做人的原则,你不要以为领导干部个个都是贪污受贿的*分子,你赶快拿回去,咱们什么事情都没有,还和以前一样。”

韩国良的意思,郑清华已明白大半,在推搡中,郑清华也没了心力,便收起装进兜里,告辞离开了韩国良的家。

郑清华一进家门,聂艳艳就从他的表情中知道了男人外交公关的结果。

郑清华说:“韩国良是软硬不吃,怎么也揣不进去。”

聂艳艳说:“就你笨,真是个窝囊废,送个礼都送不出去,拿着猪头送不进庙门。”

郑清华送礼遭遇挫折,又受到老婆这样的侮辱,没有一点情绪:“窝囊就窝囊吧,反正就这么窝囊了,我既没有罗志强那样的岳父,也没有在市里当官的亲戚,我又能有什么办法。”

作者题外话:《青花瓷》新浪读书独家连载,敬请关注。支持原创,支持作者,感觉好的话,别忘记投票、收藏支持!

算命

宋彦伟有在市里当官的亲戚,李晓哲有做生意的岳父,这都是比别人得天独厚的政治资本和竞争优势。这种优势别人是攀也攀不了的,没有这种优势的人,与其说是前途暗淡,倒不如说是命运不好。当然,同等条件下,资历和工作能力还是一个重要参考指标的。

腊月过完就是正月,春意尚未盎然,人心依旧潮涌,等了大半年的政府办秘书们终于盼来了向往已久的*推荐,结果一出,本来就很焦躁的情绪变成了愤怒。推选的程序如常,无甚新的花样。经过一番投票,新提拔副科级的有:李晓哲,明确为区政府办公室副主任;乔磊磊,明确为研究室副主任;田丽丽,明确为接待办副主任。与此同时,区委办也提拔了三个副科级,这是按两办平衡的惯例行事,任何人说不出什么。另外,领导商定,政府办不再设常务副主任一职,只按排名先后将最靠前的副主任称为第一副主任。

本来抱有一线希望的郑清华更加郁闷,蔡青芳、乔磊磊和他几乎是同时进办公室的,人家先后提拔了,他却两次都没有轮上。私下里他编了一个顺口溜,后来也被传了出来,内容是“名额有限,互相操蛋;女人优先,老实人靠边。”这天晚上,郁闷异常的郑清华跑到贵宾酒楼喝得不省人事,最后睡在了酒店里。他第二天一整天都没去上班,办公室的同志打他的手机,处于关机状态。

郑清华在家里反思了一整天,终于扒拉出在政府办这几年来做得不够的地方,但这些和提拔不提拔关系大吗,他不得而知。一次是签发文件,那时他刚来没几天,腿脚勤快,反应敏捷,领导当时还比较喜欢,当时办公室主任是卞永强,他没说清找哪个区长签,郑清华也没听清,就有点想当然地把文件拿给常务副区长签了,后来印了文件,分管的区长看到了,发现有些内容不是很合适,对卞永强大为光火,自然他也被狠狠批评了一顿。还有一次是陪几个副主任喝酒,熊必达提酒时,只有曹庆国没喝净,本想糊弄过去的,郑清华说了一句“曹庆国你怎么不喝,熊主任孬好也是个副主任啊”,这一下,熊必达差点气晕,他脸色铁青,但没说什么。这就是郑清华在办公室里做的最失败的两件事情。

郑清华的情绪跌到了最低点,他神情恍惚地到了无量寺的算卦一条街,想在那里求得一份安慰。这天又飘起了雪花,大街上行走的人们神色匆匆。郑清华走到寺门口,右侧有十几个占卜的摊位一字排开,每个人的前面都放着一块写有占卜、算卦等字样的纸板。这些人都坐在自带的马扎上,每当有人从他们面前经过时,他们就会说上一句“算卦、爻卦、看手相了。”他们当中年纪大的有六十来岁,小的也有三四十岁。此外,在寺门口还有一些手里拿着一沓卦签的妇女在东张西望,招揽生意,看到行人走过时,她们就紧紧跟上,大有不抽签就不让行人离开之势。

郑清华到了一个精瘦老头的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