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部分 (第1/4页)

“老梁,咱们得理解作战部队的情绪,这仗,咱们打的憋屈,哎,很多阵地都没有进行争夺就丢了,不是咱们战斗意志不强,而是战士们被震死的震死,被震晕的震晕,这真是……”说话的何正军老师,他们两个人搭档,很容易让人联想起《亮剑》来。

很明显,这个地方,那绝对是吴祥故意这么拍的,咱就是让观众产生个联想才好啊。

“他妈的!这帮反动派,这火力还真是厉害!要是给了老子这么多大炮,老子绝对打的他们屁滚尿流!”李老师饰演的是梁兴初,可还是很有李云龙的范儿。

“那得以后再说了。”

“哼!”李云龙发出个鼻音,画面一暗,接着,又是一段李玉的内心独白。

“在东北,部队一开始打的不好,大家都是从其他地区匆匆赶来的,以为有小日本的洋落捡,可结果啥都没有,是以一开始面对反动派,我们是吃了大亏的,但很快形势就发生了逆转。”

哒哒,哒哒哒……

“啊啊!”姜水抱着一把轻机枪,对着前面就是一阵乱射。

“这前面什么部队啊?”黄烸波这个家伙都混上望远镜了。

“不知道!”

“抓个舌头问问!”

“是!”黄勃应了一声便低着身子从一旁慢慢的潜伏过去。

没多久,舌头就抓到了。

“报告!舌头说了!是国民党整编74师!”

当黄勃说出这段台词的时候,观众们有不少笑出声来的。

这段是个历史事实,但很少有人知道,孟良崮首战。确实是东北野战军打的,当然,只是一部分运动过来的莪部队。这也是《士兵突击》里。高成带着战士们去团部打官司的理由,就是因为那个文化干事给这段历史写错了。

“我们也没想到碰到这样的主力部队,不过,几天之后,孟良崮战役结束,整编74师被歼灭了。”又是一段内心独白。

这部分的剧情,吴祥交代的很快。因为这不是他要表现的重点。

接着就是渡江战役了,而这个地方,吴祥交代的更是简单。

黑灯瞎火。江面上有些反光,不过,有几条小船载着几个战士在快速的行进,那船上面就有黄勃饰演的李玉。

“班长。咱们偷偷摸摸的这是干啥啊?”

“笨啊。偷袭呗!”

很快,银幕上就出现了战士们在一个漂亮的建筑上,挥舞着红旗的画面,几乎所有人都能判断出来,这是打下了nan京的总统府!

“你说说你们啊!平时一个个的都说自己跑的快,打的快,可现在呢?!”连长张国墙在那里气急败坏的,“怎么就在这么重要的时候。让别人给抢了先了呢?怎么还叫让一帮反动派先攻进了总统府了呢?”

“唉唉,连长。你可不能这么说啊,人家现在是解放战士,解放战士啊。”黄小明在一旁纠正着连长的错误,很显然,他应该就是连指导员了。

“我知道是解放战士!”张国墙劲劲儿的。

“报告!”这个时候,有个人喊了一声,不是别人,正是张涵宇。

“说!”

“咱们被35军抢了头功,可我觉得这事儿怨不得咱们!”张涵宇一脸的严肃。

“为啥!?”连长非常的奇怪。

“因为他们以前是反动派,一定是非常熟悉这个总统府的地形,知道哪条路是捷径!我们人生地不熟的,自然没他们快了!”

“哈哈哈哈……”这话一出来,那银幕上笑,观影的观众们也都笑了。

没错,首先攻入nan京总统府的,就是一支‘解放战士’部队,第35军的军长叫吴化文,这位老兄可是很厉害的,在‘解放’了以前,他可没少跟人走,比三姓家奴还厉害。

首先他吴化文是冯玉祥的人,然后又投奔了蒋光头,可之后又投靠了汪精卫,可后来这家伙又反投了蒋光头!

这么说吧,民国的几大势力,他基本上都跟过,不过之所以投日,那可是因为戴局长的密令,说白了就是蒋光头授意的,为的就是**嘛。

不过,认蒋光头想破了脑袋都想不到,就是这么一支部队,后来投靠了**,还是第一支攻入了他蒋光头总统府的部队。

这一戴上个‘共’字,战斗力立马就不一样了!

“这不是理由啊!不是理由!”连长张国墙如何能接受张涵宇说的这个理由?

不过,银幕上的剧情发展到了这里,基本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