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部分 (第1/4页)

“京东开始融资了,还吸引了许多投资方,诸如今日资本、雄牛资本,亚洲著名投资银行家梁伯韬,红杉和软银这些有实力的人。并且达成融资的可能性非常高,如果在我yy得到你投资的消息不放出去的情况下,他这个可以算作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电子商务企业获得的第一笔融资吧!陆董,你胆子那么大,有没有兴趣去参一手啊?”

ps:更新晚了一会儿,我家路由器不知道怎么断网了,所以连接手机4g上传。

另外说点有关剧情的事情,很多人不喜欢饿了么那一段,我心情一度受到影响,毕竟是自己查阅了很多资料,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和可行性写出来的东西,但不被人接受,甚至被喷,被读者朋友教我该怎么写,当时心态瞬间爆炸。

其实这也是我上一次断更的原因,当时不想说,现在就无所谓了。

冷静下来后,我也深入考虑了一下那段剧情设置,问了很多朋友,老作者,甚至我爸,我妈。

绝大部分人都说我写毒了。。。。。。。。。

重读了一遍,我想了想,还真他吗有点毒,所以一番思考后,准备在后续的剧情中,给出一个让人舒服一点的结果。

大家拭目以待吧!

至于更新,讲道理,我现在真的没办法保证,所以也很少保证,只能尽可能去写,还不能太水,不能蹦掉。

对不起!(未完待续。)

第七百九十章 相同的遭遇

秉承着低调发展的战略,yy得到陆恒个人投资八百万的新闻并没有大张旗鼓的放出去,知道的也只有诸如雷君、李响这寥寥几人而已。

因此在行业内部,所有人都仍处于观望状态。

金融危机的影响确确实实的存在,不仅仅是造成了通货膨胀,企业重组这些冲击,还让所有的投资者都开始谨慎起来。

也正是如此,当初陆恒的投资,才会让李响那么反对。

同样,当初拿着yy这个前途无量的产品的李学零,在找遍投资者的情况下,却依旧无人敢下手,最后只能寄托于陆恒身上。

这一次,京东刚刚完成改版,京东多媒体网改名为京东商城,并且将发展目光从原来的的小型电器扩充到大型家电上面。

于去年六月份,涉足平板电视的销售行列,并于6月将空调、冰箱、电视等大家电产品线逐一扩充完毕。标志着京东公司在建司十周年之际完成了3c产品的全线搭建,成为名副其实的3c网购平台。

如此一番大刀阔斧的改革后,资金链上遇到了困难,极大的抑制了他们的发展,因此京东开始寻求新一轮的融资。

听完李学零的讲诉,陆恒颇感兴趣,又仔细问了几个问题。

“京东的首轮融资其实来源于国际著名风险投资基金——今日资本,当初一下就获得了千万美金的融资。而这一次,据我所知,领投方还是今日资本,不过京东考虑到控股方面的问题,所以将融资对象扩充到了更多投资者身上。不管是大投行,还是基金组织,甚至是有实力的天使投资人,他们都无比欢迎。”

李学零津津有味的说着这些行业内部都传遍了的信息,在他看来,陆恒算是一个金主,将这些大家都知道的信息,用来讨好他,绝对是不亏的事情。

电脑视频上,陆恒陷入沉思。

他之前刚刚重生的时候,对这些后世皆知的国内巨头电商企业并不是很了解,所以没法下手,只能从自己最擅长的汽车行业入手。

不过随着手中资本逐渐充足,自身人脉也越发宽广,加上他有心了解之下,也算渐渐入了电商的门槛。

而且他有着后世的一些信息,可以轻易验证自己获得的消息真假。

这么一来,对于他融入这一行,就显得非常快了。

陆恒颇感兴趣的看着视频里面的李学零,好奇的问道:“现在京东刚刚搭建好网购平台,按理说潜力很大,投资者应该很多吧,除了你之前说的那几个投行和投资者,还有没有其他方?”

李学零听到陆恒如此问,露出了一副戚戚然的表情。

叹了口气说道:“说句实话,刘强冬目前面临的情况和我当初其实差不多,手头握着的筹码看似潜力巨大,但别人就是不敢投资。”

“怎么说?”陆恒挑眉问道。

李学零苦笑道:“你知道他从去年七月到现在一月找了多少家基金商吗?”

基金商和投行、投资者性质差不多,譬如京东的首个投资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