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0部分 (第1/4页)

“不行,他的资料只经过了你们学校方面的审查,我们基金会这边仍然有疑处还未审查,所以只能放在备审栏!”

“蔡理事长,你这是什么意思,是信不过我们校方的审查吗?”

“不,我只是公事公办。而且你们替换掉的那一个同学家庭条件也不太好,但是她的各科成绩非常优秀,还得到了老师的举荐。所以,我这边得择优,再审查一遍。”

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打主意到我头上了

陆恒点点头,在蔡煌生让出来的位置坐下,先是闭目冷静了一下,然后睁开眼看着蔡煌生。

“把这一次筛选出来的优秀贫困生资料全部给我,然后把刚才这件事给我从头到尾理一遍。另外,我要知道那个老师是哪个专业的?他是干什么的,竟然把主意打到我基金会头来了!”

看着冷眉冷眼的陆恒,蔡煌生心里抖了一下,他可是第一次见到这个和善的年轻人露出这种表情。

点了点头,蔡煌生快速的把整理好的众多资料放到了陆恒桌前。

速度相当快,本来他最近就在忙这些事情,各种资料,他都门清。

“主席,所有筛选出来的候选人资料全在这里了,平时我们都有进行审核考察的,只不过到了最后定夺的时候,需要和考试成绩挂钩,所以才需要择优录取。对了,考试成绩方面,大二大三的还没有出来。大一的倒是出来了,不过纸质成绩没有打出来,但我电脑有文档,是崇大校办公室那边传过来的。你要看的话,我立马给你调出来。”

陆恒嗯了一声,然后低头开始看这些资料。

目光在旁边单独放的一份文件瞥了一眼,王嘉豪的一寸照尤为醒目。

平时一身名牌穿戴的他,在面居然刻意露出了“朴实”的笑容,真是可笑。

“跟我说说这次事件的具体情况!”

蔡煌生也不含糊,快速的就把事情经过说了出来。

作为陆基金两大基金会之一的优秀贫困大学生援助基金会第一次发放助学金,陆基金选择了对大一到大三全体学生的开放式援助,并没有只限定在大一这个年纪。

原因倒也简单,免得大二大三的学生对陆基金有意见,毕竟这批学生是要投入社会的,恒成集团肯定不能放过。

崇大一共三十五个院,本科专业接近百个,从中挑选五十个优秀学生进行援助,一次发放助学金五千元。

毕竟不是国家性质的助学金,力量有限,能帮到五十人,已经算不错了。

而且基金会长期设立在崇大本校,算得细水长流。

专业那么多,学生那么多,自然对要援助的学生筛选就格外严格。

不仅要家庭环境差到一定程度,而且还要成绩和平时表现非常优秀,才有资格拿到这份助学金。

也只有这样,将来恒成集团能够收录到的人才,才会有保障。

或许正是因为放宽了年纪界限,让王庆国瞅到了机会,浑水摸鱼的把大三的王嘉豪塞了进来。

但是本来名额就极其有限,一共就五十个名额,一个王嘉豪塞进来,自然会把另外一个人挤下去。

所以蔡煌生才会和王庆国产生争吵,他表示平时没有对这个学生进行相关资料的收集,也没有从学校档案室那里拿到过往档案,不能直接定下这个名额。

王庆国就不愿意了。

或许是怕调出档案后露馅,所以他硬着头在办公室里和蔡煌生吵了起来。

陆恒冷笑一声,“他还真以为我们陆基金是可以浑水摸鱼的啊!随便塞一份资料进来,就想拿下一个名额。”

说完后,他又看向蔡煌生。

“这件事你做得很好,就是要严格把关,不能让这笔钱落到那些并不急需的人手。五千块看起来不多,但是对一些家庭贫困的学子来说,甚至可能会是他们整个家庭一年的年收入!”

陆恒不是危言耸听,在某些贫困山区,仅靠种植农作物,一年收入不到一万的大有人在。

像这种家庭要供出来一个大学生,谈何容易,甚至一个学生的学费都是一个村子一起凑出来的。

而陆基金要帮的,就是这一类学生,让他们有一个相对宽松的学习环境。

五千块,可以是两学期的学费,可以是整个大学所有购买课外专业书籍的资金,甚至可以是一年的在校生活费。

不管怎样,这笔钱落到有需要的人手中,会帮他们度过不少难关。

蔡煌生叹了口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