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4部分 (第1/4页)

而在这里面,金融部算是重中之重。

按照之前的计划,短则一年,长则两年,金融部就会选派人手,另行组建恒成子公司,类似柚子科技或者恒远这种。

所以说算起来,能从第三档里跃升到第二档的,起码就有两个人选。

若是再往下走,所有的4s店总经理都属于第四档,主管一店日常事务,拥有部分人事财务自主权。

在这一档里,重点打造的明星4s店总经理,则要稍微突出一点,若是表现优异,完全有机会往上再升迁。

至此,一共四个档次的权力层就算搭建好了。

除开这四档之外,下面的则以数百名中层管理职员,上千一线业务员以及后勤人员组成。

从人数上,陆恒就可以极为清晰的看到,恒成集团的根基,已然变得极为牢靠!

权力层结构如同中国的古今政府机构一般,呈金字塔形。

自己是立在金字塔顶尖的那一个。

第一档有四人,赵京微高。

第二档有三人,但很快就可以补充上来两个人,形成五人之数。

第三档有十一人,这个数目在两三年内还会增加,主要是在各地分部建设上体现。

第四档人数过百,而且会源源不断的增加,上限尤未可知。

陆恒摩挲着下巴,面上虽然平静,但心中抑制不住的喜悦。

恒成集团从曾经的大猫小猫两三只,到目前光是能纳入眼中的高级人才,就有如此之多,不得不说,这是自己这些年所取得成就最直观的体现了。

而他也很希望,有朝一日,在第四档以后,出现第五档、第六档。。。。。。。

因为那代表着,集团的规模越来越大,人才的升迁制度越发完善,整个公司自成一套体系。

拥有着最庞大,最坚实的基础,才能在高层涌现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或有一天第三档为了管理更多的事情,出现更多的部门。

第二档出现更多的子公司负责人,代表着集团触手延伸到更多的领域,拥有更多的产业链。

而对第一档权力层而言,陆恒所希望的,是更加平衡、更加稳妥的结构。

即便自己长期不在,这一层的高管,也能维持企业的良好运营。

心中思绪百转千回,实际上不过几个呼吸,一两杯水的时间而已。

陆恒微微咳嗽,吸引过众人的目光,右脚搭在坐腿上,双手互握搁在大腿表面。

语气轻松又带着点威严,就像正常的老板询问下属工作一般,悠然开口道:

“一个月时间过去了,滴滴打车项目应该筹备得差不多了吧!现目前还有什么问题,我们争取今天讨论出个结果来,这事拖不得了!”

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资金和人选

是拖不得了。

这世上,从不缺少有心人,所谓创意也只是比别人先一步想出来而已。

而且通过移动手机打车这个创意,并不难,有的是人能够想出来,但是愿意去做,并且有把握做成功的,却寥寥无几。

这其中难度之大,往往会令人在刚动起“要是还未出门就已经约好车了”这个念头的时候,便已经放弃。

陆恒倒是知道,中国本土的滴滴打车算是舶来品,他并不是首创。

首创者源于美国一家硅谷的科技公司uber,中文就是后世人们常见的优步。

在动起做滴滴打车想法的时候,陆恒为此专门去做了调查,想知道美国优步那边已经开始了没。

调查结果让他有些高兴,美国现目前并没有出现这么一款打车软件,硅谷那里也没有优步公司。

当然,或许是优步还很小,属于研发期间,没有做大,自然没有名气。

硅谷那地方创业公司数不胜数,陆恒仅仅通过网络查询,找不到一家小公司也很正常。

陆恒高兴的原因在于,他不想做一个跟风者,即便他是模仿前世早已经成功的创意,但他也不想在这一世,依然是别人的模仿者。

不是很高大上的想法,但陆恒本身也不是什么高大上的人。

他仅仅是需要滴滴1打车这一款软件,用来把恒成集团闲置的一些隐形资源利用起来。

也正是为了不落于人后,陆恒就得求快了!

在陆恒问后,赵京随即开口:“市场调查已经专门委托我们旗下三分之一的4s店做过,不管是针对车主还是乘客,他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