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部分 (第2/4页)

这是何等卧槽的成本对比!

比起美国以举国之力才勉强凑出12艘完整的航母编队,这么简单、快速就能成型的海上战斗力,以中国现在的工业实力,造个二三十艘跟玩儿一样。

事实上,在选择公布具体的数据之后,国内军方立刻就又表明,会尽快设计出隐蔽性能更好、搭载空间更大、维护更为方便的相应型号核动力潜艇并进行建造。

面对这种情况,哪怕爸爸把航母舰队全都堆在太平洋这边都有可能不够!

一时之间,都不用国内方面再打招呼,周边国家马上开始频繁的国事访问计划,准备和国内商讨解决一些已经拖延许久的争端性问题,以免伤害到两国长久以来积累的深厚感情。

很显然,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和对话方式,看的就是他们的实力对比。

放在以前,这些难以处理的东西,在换了一副形势后,就都构不成问题。

所有人都清楚,在研发出针对性的水下反击武器之前,地球上所有国家都拿它们没有办法,以水下智能机器人的制造难度和所需要消耗的资源,任何水面船只遇到时就是一个笑话,根本亏不起!

这里面,最为担心的,大概就要属日本了。

两国之间本就有着蔓延上千年的恩怨情仇,最近百年更是发展为差点亡国的深仇大恨,虽然这几十年来因为改革开放和招商引资的影响,上层经济交往密切,官方机构沟通频繁,但在普通民众和军队势力之间,却没有忘记发生在七十多年前的那次大战。

因此,对于国内海上军事实力的巨大变化,日本各界都是惊恐万分。

作为一个资源贫瘠的岛国,日本绝大部分产品原料都是来源于海上,其本土,并没有能够支撑他们工业保持运转的矿物产出。虽然因为地震灾害频发的关系,日本人的危机意识很强,但其储存的战备物资规模,最多只能支撑三个月时间。一旦截断他们的海上供应,只需要一个月,缺乏其他必要生活产品的日本,整个社会的经济结构就会面临崩溃。如果封锁时间长达半年,失去大部分工业能力的日本,经济就会倒退二十年,而要是超过一年时间没有外来资源供应,所有人都要回到没有化肥机械的原始农业社会,并且一半以上的人口将会饿死。

这也是甲午战争之前,日本上下为什么会举国借债,所有人节衣缩食,也要拼命发展海军的原因。

地缘因素的限制,导致日本这个岛国,若没有一支强大舰队的保护,工业根本就发展不起来。

所以,二次大战以后,日本才会那么依赖美国。

战败签订的《和平宪法》,让日本不能持有任何能够发动对外威胁的战争力量,自然也包括远洋海军,甚至连相关的军事工业都不允许发展。而被完全阉割的自卫队海上实力,最多是在近海打转,根本无力保护他们的海上生命线,只能靠美国的驻军和太平洋上的舰队才能维持外来资源的正常供应。

也就毫不奇怪他们会那么乖地签订,导致日本经济发展陷入停滞的《广场协议》。

没有强大的海上力量保护,即使日本经济在九十年代发展到美国三分之二的规模,也是被剪羊毛的命运。

但是现在,中国海军实力的崛起,却代表了美国爸爸的支持已经失去了作用。

以中国方面公布出来的装备数据,只需要一艘搭载有水下军用智能机器人的核潜艇,就能完成近海范围对日本的全岛封锁,超过三艘,就能完成所有方向的对外远洋航道包围。

只凭两国之间那些难以忘却的历史仇恨,谁能保证,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中国不会对日本出手?

整个日本上下都开始思考权衡,自己要该怎么办。

第三百六十六章:当然是跪舔啦!

东京千代田区,是日本的政治、经济中心,包括日本天皇的住所皇居、日本国会(永田町)、最高裁判所(最高法院)与大部分设置在大手町的中央省厅(中央行政单位)等等全都位于千代田区。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日本著名的公司集团总社也在该区内,可以说,这里集中了整个日本最具权力的一批人。

只不过和往日那种特有的恬静跟秩序井然不同,这段时间,整个千代田区就像是踩在烧红的洛铁上一样,不管是zf机构的高层,还是各大公司财团的掌权人,又或者尚未完全失去影响力的前贵族,全都陷入一种紧张的忙乱状态。

各种明里暗里的聚会,让这些达官贵人不停地穿梭在千代田区的各处,商谈着利益的交换、关系的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