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 (第2/4页)

毕,陡然见两量马匹一前一后,迅速冲出烟雾丛中,朝外奔去,马上各坐有一人,前面那人依稀是赵长亭,另一个却并不识得,只看得出年纪颇轻。

游如西早猜到这场惊乱必是人力而为,但一时也想不到其用意,如今见他二人快速离开,心知这少年是为救赵长亭而来。当下并不迟疑,纵身一跃,飞到东侧的房顶上,脚下借力一点,又和身而下,速度极快,眨眼便追到了少年的后面,伸手便向他后背抓去。马上少年抓起两串正在燃放的鞭炮,向后甩出去。游如西见眼前火花四射,忙一个吸气,硬生生下落半丈,一掌劈开鞭炮,落回到地面上。

房顶上的人见他这几下兔起鹘落,极是迅速,不由得爆发出一阵喝彩声。游如西这一耽搁,前面两人已乘马离去,再也追赶不上,见其它几人也跟着下来,问王三爷道:“刚才这少年是谁?”王三爷道:“是青山兄的第七弟子,叫丘长生。”游如西刚才没有抓住他,心中颇为不悦,微微‘哼’了一声。

原来丘长生奉师命去往青州,送请贴给师叔陶彩云,适逢她外出未归,等了数日依然不见踪影,料想她多半是有意避开,眼看着师傅大寿之日将到,也不敢再耽搁下去,忙沿途返回,好歹总算在这日归来。刚进大门,便听到刀剑碰撞的声音,心中一惊:今日是师傅的寿辰,是什么人在这里打斗?走上前一看,猛然看到八个青衣人围困住了四位师兄,又见大师兄扶住师傅,他老人家站立不稳,似乎受了重伤。正着急要上前去,心中忽然又想到:对方敢在众多英雄前发难,必定来头不小,眼下最要紧的是救出师傅和众位师兄。

正值心中慌乱之际,募地记起进来之时看到外面拴了许多马匹,想来是在座宾客的乘骑,于是忙跑入西侧厢房,心知每逢过年过节,鞭炮必定放在这里,今日既是师傅的寿辰,这些自是少不了的。一进屋里,果然见到角落里堆满了香烛和鞭炮,拣了满满两袋,奔到马群里,将鞭炮散落到马背之上,调转马头朝向大门方向,点燃了鞭炮,待马群一动,又迅速藏匿于马背之下。此时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俞青山和几个弟子身上,谁有没有注意到他的这些举动。

丘长生在马腹下向前探望,见只剩大师兄一人,心中痛楚万分,脑海一阵眩晕,几欲从马腹下掉落,忙强自收住心神,见此时已是满处烟雾,于是翻身滚上马背,抓住身旁一匹马的缰绳,估摸着到了大师兄跟前,扯下身上的衣襟,挥却掉身前的烟雾,果然依稀看到大师兄在数步之遥处,大声喊道:“大师兄,快上马。”声音却是几乎自己都听不清,忙赶上两步,到了他跟前,交与手中的缰绳给他。

赵长亭抬头一看,认清马上坐着的人正是七师弟,顿时明白了他的用意,迟疑片刻,终于跃然上马,朝外奔去。

两人纵马朝南也不知跑了多少里路,只见座下马匹已是累得口吐白沫,当下也不敢再催马狂奔,拣一条小路而下,又行了十来里路,方才让马停下休息。丘长生满腹疑问,甫一下马,便急着向大师兄询问,赵长亭呆愣不语,过了许久,才缓缓道出事情的始末。两人又是一阵悲伤,跪在地上,向北磕了九个头。

突然远处一阵蹄声响起,两人一惊,忙牵着马匹躲入丛林里。过了片刻,只见六匹快马迅速掠过,马上六人一色青衣衫,赵长亭一眼便认出:这几人和围攻师弟的那八人是属同一拨。待六人闪过之后,赵长亭怒道:“姓萧的是要将我们赶尽杀绝,未免欺人太甚了。”过了片刻,又叹了口气,道:“七师弟,南山门如今只剩下你我二人,若跟他们硬拼,正好中了他们的奸计。”丘长生忍不住哭出声来,颤声道:“是……是!”

赵长亭沉吟许久,断然道:“为今之计,当是先找个安身之处,江南我们是不能呆下去了。这样罢,你我分两路走,一人往北而上至江州,再转乘水路,抵达扬州,然后便直奔青州,投奔师叔;另外一人从广东出海,再转而北上,一路沿海到塘沽口,随后南下到青州。”丘长生收住泪水,点头答应,此时心乱如麻,没了主意。赵长亭又道:“好,既是如此决定,我从海路走!”

丘长生止住悲伤,想了想道:“大师兄,让我走海路!”赵长亭摇了摇头,并不作声。两人心中均是清楚:陆路虽是危险,随时可能遇到追杀的人,但只要乔装打扮一番,过了南昌之后,便是南方世家的势力范围,谅百戟帮也不敢肆意妄为,是以也就会安全许多;若走海路,不仅要穿过广东一省,即便是安全出了海,海上风大浪大,又要行如此长远航程,端的是凶险异常。

赵长亭道:“七师弟,待天色一黑,你往北,我往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