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无辜牵连 (第1/2页)

第二天一早,吴迪还在熟睡,婉如已经要起床了。昨晚不知道经历了多少回,她也很疲惫。吴迪听见动静儿问道:怎么不多睡会儿? 婉如一边穿衣一边说:等下女儿该饿了,我要起床去照顾她。公子,你再睡会儿吧。 吴迪一把搂住了她说道:等一下平儿他们就过来了。你晚上再过来吧 婉如一脸娇羞的说道:嗯。昨晚她又体会到了做女人的乐趣。又哪里能轻易舍弃。 吴迪这边过着二人世界,却不知朝堂里一场因他而起的风波正在激烈的进行中。 朝堂中,南越国皇帝上官烈南正坐在龙椅上听着朝中大臣激烈的讨论着一件事情。原来是有人上奏朝廷说落叶城今年的秋闱大考中,第五名的经魁涉嫌舞弊,有人进言取消他本次的考试成绩。又有人进言,出现如此大的纰漏,作为本次的主考官知府孙敬知难辞其咎,应该彻查此事,撤销他的知府之位。堂堂知府,官居要职。向来是朝廷各方势力争抢的对象,大家都想安排自己的人去,晋王的人自然也不肯放手,直言舞弊只是个案,不应该牵连主考官,最后大家唇枪舌战,一番激烈的谈论,也没有一个结果。反倒是本案中最重要的舞弊者压根儿都没有人都去关注他。 上官烈南看着手中的奏折,第五名经魁太平县吴家庄吴迪。他望着朝下的那些大臣讨论的言辞激烈,心中非常清楚他们的想法,可他作为皇帝有时候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重视科举,选拔人才就是为了他们能为自己所用,而不是朝中大臣手中相斗的武器。他望了望朝中太学府教授伊善开口说道:伊爱卿,你贵为太学府教授之首,这件事又关系到科考之事,你怎么看啊? 伊善出列想了想说道:老臣以为,涉及到舞弊的考生并没有确凿的证据能够证明他舞弊。科考是朝廷对天下读书人认可的一种态度,如果草率的取消这名考生的成绩,实为不妥。老臣以为可以给该考生参加明年会试的资格,如果能够考中说明该考生确实有真才实学,如果没有考中则取消该考生经魁的资格,只能三年后再重新参加秋闱。这样才能让天下学子心服口服。至于本次的主考官,确有失职之责,导致议论纷纷。可以酌情处理。 皇帝听后倒是满意的点了点头。 最后朝堂又是一阵激烈的讨论终于有了最终结果:保留该考生明年参加会试的资格,如果考不中则取消经魁以及举人的称呼,三年后重考。孙敬知作为本次主考,确有失职,先调回都城,以观后效。 似乎各方都比较满意这个结果,却没人关注到最无辜的当事人。 吴迪才在山水人家庄园待了好多天,城里慢慢的就传出了流言蜚语。大家都在讨论说这次秋闱有人舞弊,就连主考官都受到了牵连。吴迪听到消息后有一种莫名的担心,说不上来的感觉。也就没了心思再玩儿下去了。就让平儿收拾东西回了城里。婉如也带着巧儿回去了。 晋王府,李大刚走到书房门口就听到茶碗破裂的声音,他知道晋王在生气,就示意门口的丫鬟都退下了,自己才推门进去了。 主子,你别生气啦。这次是小的办事不利,请求责罚。 晋王看了他一眼:我知道不怪你,我这个弟弟太狡猾了。我说怎么这么巧那刘儒林教授就生病不能主持这次秋闱了,原来是在这儿等着我的呀。 李大一听疑惑的说道:主子的意思是这次事件都是那瑞王搞得鬼,可那姓吴的小子可是在帮他做事呀。 呵 呵。未达目的不择手段,这算的了什么呀。我说他怎么一直迟迟不见动作,原来是在算计孙敬知。 主子分析的有道理,可那姓吴的小子这次可是倒霉了。白白考了这么好的成绩。万一明年会试考不中,那可就变成生员啦。 呵 呵。万一他考中了呢?这个人屡屡出人意料,那可是会试,可没有做手脚的机会了。 主子说的是,那我们该怎么做。 你先去落叶城盯好四海帮,这新任的知府可不那么好对付。我那弟弟如此用计,无非是想弄走孙敬知,这样我们就不能暗中指使四海帮为我们做事了。 八月末是秋闱公布成绩的日子,学子们每天都翘首以盼。可落叶城的考院外却还是没有告示出来。于是又有消息传出来,说是主考官知府孙敬知被调走了,要等到新上任的知府到任之后才会出结果。大家每天都议论纷纷,就连吴迪待在客栈也坐不住了。 终于过了三天,知府衙门门口贴了告示:新任知府已到任,明天让众学子去考院外看结果。吴迪听到消息才松了一口气。 第二天一早吴迪就来到了考院,可等他看完告示心也凉了大半截,所有有名次的考生名字都会出现在告示上,可就是没有他的,就连平儿也重新看了好几遍,也没看到。望着公子一脸落寞的样子也不知道说些什么。 吴迪正欲叫上平儿离开,突然一个衙役朝自己走了过来:敢问你可是吴迪吴公子?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