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路过官道 途中巧遇 (第1/1页)

十月的天气秋高气爽。 太平县通往落叶城的官道上,吴迪几人正往落叶城而去,官道上行人寥寥无几,偶尔路过农田庄稼地也都是一番萧条模样,看样子今年落叶城很多县里庄稼都歉收了。 天气凉爽几人也没有急着赶路。马车里传出一个声音:东家,这次去落叶城会很久吗? 这人正是吴磊,几个月前他跟同龄的几个年轻人被族叔安排进了县城里。族里出了吴迪这样一个进士是大事,几个月前他还给族里修了学堂,请了夫子。听族里老人说他还帮着族里买了几十亩地,而且还在县城里经营着大生意,村里的年轻人都羡慕不已。好多都是一起长大的玩伴儿。听族叔说去县城跟着他讨生计一个个都高兴的不得了。同村的吴庸就是跟着吴迪做事,现在在县城里都安了家。村里人都羡慕,现在能去帮他做事当然高兴了。 几人都被安排到知味酒店里做事,不过也有几个不听话的,很快就被安排跟着吴庸了,偶尔听他们说整天都是到处跑。他跟另外两个倒还本分,一直在店里干的不错,没想到这次能跟着一起去落叶城,那可是府城,他做梦都没想到能去那里。 吴迪听了他的话笑着说道:吴磊呀,你我辈分相同,是同宗兄弟。不必跟我如此客气,跟吴庸一样叫我名字就行了,我跟他见面都是直呼其名的。这次去落叶城办事顺利的话可能十天半个月,不顺利的话可就不好说了。 几人沿着官道一路聊一路慢慢走,突然后面远远的就传来了扬鞭的声音:驾 驾。听得出来马跑的很快,一眨眼的工夫就超过了几人。 领头的好像还是一个女的,后面跟着几个人。还险些惊了他们的马,还好车夫驾车娴熟,才稳住了马。不过他还是抱怨一句:看不到有人,赶着去投胎呀,真是。 那领头的回头看了他一眼也没有理会,就径直赶路了。吴迪瞅了一眼,觉得眼熟,好像在哪里见过,却又一时想不起来了。也难怪他不记得了,还是去年去临安城进城的时候见过一次,过了这么久早已忘了彼此,原来那领头之人正是屠窈瑶。 车夫还在抱怨,吴迪笑着说道:他们可能是急着赶路吧,反正也没出什么事,你就不必再抱怨了,跟个怨妇一样,哈哈 车夫听了才笑着回道:东家你就是太心善了。嘿嘿 吴磊想不到一个车夫都敢这么跟东家说话,他不知道吴迪平时都是十分的平易近人,也没有架子。慢慢的也不那么拘束,跟着他们聊得越来越投缘了。 快到午时他们才赶到官道上的茶铺。许久没来,这里增加了一些伙计,店里的东西也多了,看来婉如还经营的不错。 几人停好马车走了过去,却看见之前那几个骑快马的女子跟几名随从也在里面休息,正在喝茶吃着点心。不过好像是与人发生了口角。 一位看起来很像纨绔子弟的年轻人正在那里说着话:哼,好好的一个女儿家不在家绣花相夫教子,还这么粗鲁,真是不知羞耻。 那几名随从听了都气的正要起身出手教训一番,却还是被那女子拦了下来,他望着那男子说道:是谁告诉你女儿家只能在家相夫教子的,殊不知战场上好多巾帼不让须眉的女中豪杰。 那男子说道:哼,现在都什么朝代了,还说那些久远的事,我南越国现在四海太平,哪里还需要你们女人出人头地,还是待在家生孩子吧,哈哈哈哈。身边的人也是哄堂大笑。 吴迪都听不下去了,朝那男子说道:公子此言差矣,我南越国能有如今这番太平盛世,皆是因为有无数的边关将士舍小家为大家,镇守边疆才能让我们过上这太平日子。更何况谁说女子不如男,自古以来也有许多女中先贤,文坛庙堂更是人才辈出,公子如此说实在是有很大的偏见。 那男子见有人插话,也是一脸怨恨的看着吴迪:哟,我当是谁?原来是大名鼎鼎的吴公子啊,难怪这么大的口气。 吴迪疑惑的问道:公子认识我? 那男子笑着说道:朝廷钦赐的进士,恐怕整个太平县没有人不认识吧。只不过某些人高高在上,不记得我们这么小民而已。 吴迪听完笑着说道:哦,公子也是太平县人士?进士也只是个名号而已,我与公子并无不同。 那男子一听嘲笑着说道:吴公子说的好听。你还记得两年前在知味酒家我与你因为一个弹琴的女子发生争执吗? 吴迪听完望着他想了好久似乎有了印象:哦,我想起来了,你好像是太平县米商周家的公子吧。 哼,难得吴公子这样的人还记得。 吴迪语气平和的说道:周公子不必如此愤恨,我虽然得圣上钦赐进士,可从不以此示人。更没有觉得这个身份有何不同。 二人在那里理论,屠窈瑶身边的一个随从开口说道:小姐,想不到他竟然是今科的钦赐进士。一点也没有高高在上的架子,还挺平易近人的,真是难得。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