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喜当红娘 促成好事 (第1/1页)

《采桑子》:小堂深静无人到,满院春风。惆怅墙东,一树樱桃带雨红。愁心似醉兼如病,欲语还慵。日暮疏钟,双燕归栖画阁中。 五月刚刚过半,又到了吃樱桃的季节。 安平县吴宅,院子之中就有一棵樱桃树。 说起樱桃算是这边的特产,在太平县那边是没有的。去年林淑玉之后过来不久,刚好是吃樱桃的时节,她尝过之后赞不绝口。后来买院子的时候特意挑了这处带着樱桃树的宅子,就是为了每年能吃上樱桃。 此时树上已经挂满了红红的果实,看起来是那么的诱人,还能闻到浓浓的果香。 林淑玉正在院子里晒着太阳做衣服,丫鬟小月正在一旁帮忙。马上就六月了,天气渐渐热了,她正准备给吴迪亲手做两件薄的衣衫。 大儿子晃悠悠的跑了过来,手里还捧着一把樱桃,递了过来说道:娘,你尝尝这樱桃,可好吃了。 林淑玉微笑着望着儿子,拿了几颗尝了尝,各别的还有些酸。 谁给你摘的呀,你还小,千万不能爬树知道吗? 我知道了娘,是平叔给我摘的。 哦,你平叔回来了呀。去把平叔叫过来一下。 不到片刻平儿就过来了,开口说道:夫人,你叫我。 嗯,你这么快就从秦州回来啦,吴二牛送到了吧。 送到了夫人,我还在一品鲜酒楼住了两天,尝了店里出的几道新菜,真不错,嘿嘿。 林淑玉微微一笑:你呀,还是那么的贪吃,回来的时候见到公子了吗?有没有跟他说刘公子的事? 夫人,我回来经过柳树乡的时候见到公子了,跟他说了下个月刘公子大婚的事,公子说下个月应该能赶回来。 好,也不枉刘公子特意请他一回。 原来过完年,经过林淑玉的多番努力,终于促成了刘天福跟朱家姑娘的好事。二人心中本就对彼此有意,之前因为刘老爷的关系才无奈分开,如今县令夫人亲自说媒,刘老爷也表示不再插手此事,两家才冰释前嫌重结秦晋之好。 刘天福多次上门感谢,更是希望吴迪能给他们做证婚人,林淑玉哪里好拒绝。刚好平儿带着吴二牛回来了,要送他去秦州,回来的时候刚好路过柳树乡,就让他跟吴迪说明此事。 吴迪过完年不久就去柳树乡,中间只回来过一次,这次听说夫人果真还促成了刘公子跟朱家姑娘的好事,也是十分高兴,就答应到时候回来一趟。 林淑玉又接着问道:柱子回来了吗,嘉州那边刘掌柜准备的怎么样呢? 平儿说道:柱子前两日回来了一趟,之后又赶回了凤阳县,听他说刘掌柜在那边都准备好了,已经买好了地盖好了房,长工也已经找好了,马上就能开始酿酒了,估计七八月份酒就出来了,到时候就能开始卖了。 好,回头给吴磊写封信,商行的事情可以准备忙活起来了。 知道了夫人,我会找时间亲自过去跑一趟的。 也好,钱都存进钱庄了吧。 已经存好了夫人,等到用的时候直接去钱庄里取就好了。 原来平儿年前回去除了替吴迪给几位拜年之外,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做。吴迪打算让吴磊开商行,做船运就需要大量的银子,这些银子不能全让瑞王一个人出,他们也需要出一部分银子,这就需要从益州城的知味酒店和临安城的吴氏商行调集银子。 本来太平县的知味酒店也要出的,可娘亲跟妹妹一家老小都要生活,最后只是拿了五千两,益州城的知味酒店时间比较短,调集了一万五千两,临安城吴庸那里因为之前酒跟船的缘故,虽然被晋王占了,可还是转移了一部分,出了三万两银子。 平儿秘密的带着这五万两银票从太平县回到了安平县,这一路可谓是小心谨慎,不敢有一丝马虎大意,总算平安的到达了。 这边柳树乡也是干的如火如荼,如今早已焕然一新了。 过了柳树乡的路牌,路就不一样了,一看就是压的新土,重新修官道显然不现实,吴迪就在原本的路基上重新修了一番。 以前的柳树乡就是一条路贯穿,如今有四条东西南北四条街道,三条分别通往九华县,秦州府城和均州界,一条连接着安平县城。只是几条简单的街道,虽不能与县城比,可也初具规模了,毕竟才四个多月的时间。 有敏锐的商人已经在街道边开起了酒肆和客栈,街口还有一个茶棚,有不少路过的行脚商人 闲汉在此喝茶聊天。 其中一人说道:诶,你们说这安平县的县令到底想干嘛呀,把这一个小小柳树乡弄成这样,有必要嘛,嘿嘿。 另外一人说道:你小子要是能明白县令老爷的心思,你不也成县令了嘛,哈哈哈 又有人附和道:就是,以前我们去安平县,哪儿有地方歇脚啊,只能去县城里。现在好了,在这里不光能吃饭,还能住店,比以前方便不说还省了不少钱。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却没注意到旁边听热闹的二人,其中一人就是他们口中的县令大人。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