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前来上任 暗中出手 (第1/2页)

益州通往落叶城的官道上,有一茶棚,八月的天,烈日如火,晌午时分正是一天之中日头正盛的时候,茶棚里坐了几个歇脚的行人。 靠路边的一桌坐着四个人,看样子风尘仆仆,似是远道而来。一个中年汉子,正大口喝着茶,吃着凉粉,许是第一次吃这种美食,桌前已经放了好几只空碗,只是一个随身的包袱他却从未放下过,一直贴身放着。 他呼哧几口又是一碗下肚,用袖子擦了擦嘴巴,才露出满意的表情。冲着旁边的一位年轻公子说道:大人,我们终于快到落叶城了。 四人正是从安平县赶来上任的吴迪四人,自从在鸡公寨出了那件事之后,几人就急着赶路,已经很少歇脚了,终于快到落叶城了,又是中午正热的时候,几人才在这里歇歇脚。 吴迪笑着说道:是啊,我们都快赶了一个月的路了,也该到了,要不然我还真的担心李师爷的身体,这么热的天,我都有些吃不消了。 李师爷忙说道:大人,属下不碍事儿的。早就听说落叶城是个好地方,这次有幸跟着大人一起过来看看,这点辛苦算什么。 只有如意姑娘在一边抱怨道:要说这边什么都好,就是天气太热了,我们安平县虽然也热,可跟这里比,已经算是凉快了。 吴迪说道:是啊,这里确实不如秦州凉快,此次着急上任,不然这么大热的天确实不易赶路。我们好好在这里休息一下,等凉快一些了再走,前面不远过了岷水河就离东城门不远了。 刘一虎说道:大人,你在安平县一待就是三年,现在终于能回家乡来做官了,也能回去看看老夫人了,恐怕他们现在还不知道你回来的消息吧。 是啊,一走就是三年,也不知道家里怎么样呢?现在总算回来了。不过我可没有时间回家了,这次同知大人说落叶城事情紧急,让我急着上任。可我从未当过通判,连通判是干嘛的都不知道,怕是没有多余的时间回家了,只有等忙完了,等夫人他们从安平县过来了再一起回去吧。 说完又望了望李师爷说道:李师爷,你可是我的智囊,左右闲来无事,不如你先跟我讲讲这通判到底是个什么差事儿啊。 李师爷说道:大人,这通判之职其实是从前朝遗留下来的一个官职,主要参与审理府郡刑狱案件的职能。尤其是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需通判与知府二人签书方能施行。甚至有些刑狱之事,通判可以一言而决。 本朝太祖立国之后,为了防止地方知府权利过大,独断专行,又给通判加了一项权利:通判具有参与官员管理的职能,包括监督官员的上任、离任及替代情况,以及审核官员的表现。府衙下属所有的官员,县令,主簿,府衙各部门主事的升迁任免都需要通判来考核决定。 甚至是知府跟同知二人的行事作风,通判都有监督之权,如果他们二人有徇私枉法,为官不公的情况,大人都也可以制止劝诫,严重的可以直接上奏朝廷。因此这通判一职,虽然只是正六品,官职没有知府跟同知大人高,可权利确实不小的。 刘一虎听完,笑着说道:真想不到这通判居然有这么大权力,这可比在安平县当一个县令有意思多了,嘿嘿。 李师爷看了他一眼说道:你小子想的太天真了,有权力就能做事啦。你以为一个知府是那么当上的吗?哪一个知府背后没有背景,就连那同知也不是那么容易当上的。往小了说背后站着六部的尚书大人,往大了说背后都是阁老,王爷。官场之道在于平衡,权力太大,眼红的人就多,到了那时你就需要处处提防了。要说真的能为老百姓做事情,那还得是知县来得直接,一县之地虽小,可县令却能说了算。人一旦到了高位,就会渴望更高的位置,渴望最大的权力,就容易迷失自我了。 吴迪也是第一次听说这些东西,他都没时间多了解一下通判是干嘛的,就着急来上任了。听师爷这么一说才有了了解,也不知道吴庸跟刘掌柜他们怎么样呢?他还真的担心他们狗急跳墙,虽然师爷刚才也说了,这刑狱之事要他这个通判说了算,可谁知道他们会不会背后下黑手,不过想来有婉如在落叶城,应该能保证他们的安全才是。看来自己还是要尽快赶到落叶城才是。 如意听李师爷说完也开口说道:是啊,听说他们之前的那个通判不就是因为徇私枉法才被革职了吗,谁知道是不是替人背锅还是被人陷害。大人初来乍到,连个心腹之人都没有,想要做事我看没那么容易,一切还需要从长计议才是。 李师爷接着说道:如意姑娘说的是,不说别的,光这府衙的三班衙役衙役:力班,快班,皂班全都属于大人管辖,缉捕追凶,巡街守门,看牢护院都是大人的职责,光做好这些事情就不容易了。 要想做好这个通判,没有自己的心腹可是万万不行的,不然那些人只会阳奉阴违,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还会污了大人的名声。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