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人情世故 家长里短 (第1/1页)

第二天一早,屋檐树枝上已经挂起来一层白霜,太平县比起落叶城更加的寒冷,吴迪二人才刚刚起床,外面下人们已经在打扫院子了。 来到前院,两个儿子还没有起,灶房里已经传来了阵阵饭香。妹妹一家倒是都起来了,喜儿正抱着外甥女在院子里逗她玩儿,妹夫贺知章也陪在一旁,只是身后跟着一个瘦瘦弱弱的姑娘,看样子估摸着也就十四五岁的样子。 喜儿见了他们高兴的喊道:哥,嫂子。 林淑玉昨日见过喜儿的女儿之后,就稀罕的不得了,也不知道有没有其他的原因,见小家伙正精神的很,上前就抱了过来,小家伙也很开心,一个劲儿的扑腾。 身后那女子见了吴迪小声的说道:民女见过吴大人。 吴迪听完眉头一皱,随即又恢复了笑容,笑着说道:你是二妮儿吧,我听喜儿说起过你,这是在家里,没有外人,不必如此客气,跟你哥哥一样叫我一声大哥便是了。 林淑玉也上前拉着她的手说道:是啊妹妹,都是一家人。 那叫二妮的女子站在哥哥身后,听了都没敢说话,却扭头看看了自家嫂子,才点头笑了笑说道:哥哥,嫂子。 吴迪夫妻二人看到她的举止,不经意的对视了一眼,其实昨晚二人就讨论过喜儿一家人。昨晚吃完了晚饭,一家人唠家常,吴迪才知道妹妹的女儿居然是吴姓。而且在家里的时候,他也能感觉到妹夫贺知章多少是有些不自在的,母亲对他的态度也没有正常姑爷的那份尊重,虽然态度还算好,可总有种上门女婿的感觉。 就连他的妹妹都去知味酒店了,昨晚都没有回来。当初喜儿跟贺知章成婚的始末他也知道了,妹夫家里贫寒,为了自己的妹妹以后能过上好日子才做了这个上门女婿,就连整个婚事都是娘一手操办的,成家之后日子过得还算圆满。 可自从妹妹生了女儿,还娶了一个吴姓的名字,妹夫倒还好,二妮倒是觉得对不起自己的哥哥,哥哥要不是为了自己,也不至于成如今这样,就连自己的侄女也跟了嫂子的姓氏,这才去知味酒店里了,不过孙掌柜也知道她跟吴家的关系,自然不会拿她当一般的伙计对待。 如今吴迪再见她连说个话都要看妹妹的脸色,也是无奈的叹了口气,看来回落叶城之前要好好找娘跟妹妹说一下了。 家和万事兴,虽然自己如今有权有势了,能照顾好妹妹,可哥哥的关心怎么也比不上自己丈夫的疼爱来的体贴。 一家人闲聊了几句,丫鬟小月小红已经给两个儿子悉数穿戴好出来了,两个小家伙看见娘亲抱着姑姑的女儿,也欢快的跑过来凑热闹,看样子他们对这个妹妹倒是着实喜欢的紧。 灶房早已经准备好了早饭,一家人刚吃完了饭,正陪着几个孩子在院子里玩耍,平儿就进来说道:公子,县令孙茂才让师爷送了拜帖,说是想要拜见你,还有城里的一些大户也想要拜见你。 唉,麻烦,你跟他的师爷说我等一下要去老师家一趟,中午吧,我在家里等他。那些大户就算了吧,我这次回来待不了两天,过两天就要回落叶城了。 平儿正准备去回话,林淑玉却叫住了他,对吴迪说道:相公,还是见见吧,听娘说吴家庄的族老听说你回来了,也要过来,昨晚宝生说父亲今天也会过来,干脆一起见见吧。如今你也算是衣锦还乡了,都闭门不见的话,别人会说闲话的。 吴迪想了想说道:也好,那我先去老师家,中午见完孙县令,在招呼那些人吧,具体的事情你安排吧。 也好。 城南还是那个老样子,吴迪来到夫子家的时候,老夫子正在院儿晒太阳,日子倒很是惬意,夫子见是他进来了,还打趣道:一大早就听街坊四邻说落叶城的大官回了咱们太平县,还真是你呀。 吴迪笑着说道:老师,你就别跟学生开玩笑了,什么大官啊,还不是为老百姓服务的。 夫子一听,还略感意外,口中说道:嗯,为老百姓服务,说的好,以后老夫再有学生当了官儿了,我一定要把这句话告诉给他听。 师娘在屋里听到了动静儿,已经泡好了茶出来了,吴迪见了赶忙上前接过了茶,并向师娘问好。 师徒二人在院里相聊甚欢,倒没有像其他人那般拘束客气。快四年没见,夫子如今已经老了不少了,早已经没在书院教书,整日在家就是修身养性。 吴迪跟老师说起自己这四年的经历,既有为官的不易,也有为百姓做事的那种满足感。路上虽充满荆棘,可一颗初心从未变过。 就连夫子听他说起为百姓修路,建码头也是赞不绝口,开口夸道:为官者若能造福一方,让百姓都过上好日子,不挨饿,不受冻,有书读,也算对得起先师圣贤了。老夫在书院里待了一辈子,有你这样的一个学生,也不枉别人叫我一声老师了。 老师过誉了,学生只是做了些本分的事情,离让百姓过上好日子好远的很嘞。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