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部分 (第1/4页)

照片下面还有记者引用政府官员的建议:“目前火车运力已经濒临极限,建议广大旅客就地避难,不要受恐慌情绪煽动……”

杜伟没有劝余晓娟,只是又默默点了其他几个新闻:

战争过程中,几个城市的监狱失去了控制,许多重刑犯越狱,乘着战乱的那几个小时,他们在城市郊区一带穿了类似入侵者的衣物,公然入室抢劫。

一些黑车司机以长途客运为噱头,吸引急于回家的旅客,在出城后进行杀害……

余晓娟看完这些新闻,稍稍有些失神,片刻后不做声的,紧紧抱住杜伟说:“我跟你在一起。”

杜伟刚准备开口说些什么,这时候窗外忽然传进来一阵学生们的躁动,然后杜伟就听见一个模模糊糊,但又越来越清晰的声音:“校长不见了……草他,校长那家伙跑了!”

杜伟跟着宿舍里几个人连忙跑到了窗口位置,看到全校的学生几乎都在窗口处聒噪,就如同之前那一届毕业的学长们离开前一样,无数的学生对着夜空问候校长他全家,许多人从楼往下扔热水瓶,还有不少学生把用不着的衣服,被子点着,扔到宿舍楼下面的草坪。

刚刚回到宿舍的学生们又如同潮水一般,涌到了宿舍楼下,在那里他们围住了一群同样惊慌失措的老师,以及那两个据说是特种部队出身的士兵。

“大家请安静,不要激动,”以为六十多岁的老教授拿起扩音喇叭说,“校长可能是有事先离开,大家也从新闻看到了,人民军队打赢了这场战争,现在已经没有危险了。”

“你说的简单,没有危险,”有学生在人群中大声回应,“那为什么宁州城里所有人都在往外跑,真当大家都是傻子吗?还说为我们安全着想,结果就派了两个人来……谁知道那些人还会不会再来,愿意等死就在这等……我要先回去了,谁愿意跟我一起回家的都来啊!……”

相比老师们苍白无力的解释,这位同学的说法显然更能煽动大家的情绪,满脸兴奋的学生们就这样欢呼着又散去了,只留下中间老师、教授以及士兵面面相觑。

……

2016年3月27日。

毫无疑问,昨天清晨,持续了三四个小时的战争是以地球方胜利而告终,但这场胜利却没有带来意料中的社会稳定,反而让之前一直压抑的恐慌集中性的爆发了出来。

城市的每一处加油站前,都挤满等待着排队加油的人群——他们不仅带来了自己的车,还带来了车大小不一的罐子,每一个人手都挥舞着大把的红色钞票,想要乘着汽油还没有限制供应的时候,尽量多抢购囤积——这样的现象发生在每一座城市的每一个角落,直到政府在新闻山紧急宣布,从今天开始,从现在开始,汽油柴油也实行限量供应,原则不允许私家车加油。

因为这条命令,无数的民用车辆从现在开始,已经沦为一堆废铁。

全国下一线大城市的秩序基本已经开始崩溃——因为刚才的这场战争,大家都知道呆在城市中的危险性,非本地人大多选择在这个刚刚安全下来的时候,回去自己的家乡。

因为缺乏清洁工,大街到处飞舞着各色各样的塑料袋,以往十分钟一班的公交车现在要等超过一个小时,商场店铺无一不是关门大吉,偶尔开着门的几个,里面的价格基本也已经作废——之前只卖十几块钱一袋的方便面,现在店主能开价到50以,甚至有些有钱都不卖,只考虑以物易物——比如方便面换汽油,打火机换电池什么的。

大部分城市工业区内,工人们都开始收拾自己的行装,准备回家,即使老板以加工资为许诺,大家也不为所动——战争爆发的时候,又不是他们留在这里,就算挣到再多的钱,也要有命花才对。

政府为了稳定经济秩序,在一些重要的工业区已经开始进驻军队,对工人们的工资也承诺部分用粮食兑付,希望可以通过这种方式稳定人心,这种举措的确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因为军队规模有限,也只是保护了跟战争相关的重工业工厂,绝大部分的工厂还是不可避免停止了运转。

在现代社会,大部分家庭都或多或少有一点储蓄,在这种恐慌情绪没有完全散去,这些储蓄没有消耗完毕,大家必须为了生存奔波之前,回家无疑是大家最好的选项。

与此同时,各国政府也加紧了武装自己的步伐——主要通过两种方式,一是通过征兵扩充军队,武装政府,二是通过给普通老百姓发放枪支,武装人民,两种方式都有利有弊,就目前来说,亚洲一带主要倾向还是前者,像美国这种国家是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