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 (第1/4页)

出口,而她也是默默的流着泪,却没有说出只字片语,就这样到了她家楼下。

“雯,等我!”我只说了这三个字。

“恩,等你!”雯也终于哭着说出了三个字。

我也顾不得这是在哪了,把她拥入了怀中。

~~~~~~~~~~~~~~~~~~~~~~~~~~~~~~~~~~~~~~~~~~~~~~~~~~~~~~~~~~~~~~~~~~

坐上了黄花机场通往阿姆斯特丹的飞机,离开了家,离开了雯,离开了祖国,我将开始一段新的旅程。

———————————————————————————————————————

可能读者们看着这章都会觉得很俗,但我却是写着写着就把自己完全的代入了情境中,或许这才让我体会到了大大们所说的代入感。

另外国内篇终于结束了,接下来就是更加精彩的国外篇了,敬请大家继续支持。

看着坐在前面的雯,我几次欲言又止,很快就到了中午放学的时间,我都不知道这一上午我是怎么过的。在走出校门的那一刻,在兄弟们的鼓舞下,我终于鼓起了勇气追上了前面的雯和她旁边的肖贤,拍了一下雯的书包说:“文雯,能和你一起回家么?”

第二十六章 初临阿姆斯特丹

在飞机上大家都睡不着,我是因为还在想念雯,而他们几个则是激动的。阿龙和乌鸦压根就没坐过飞机,在那左顾右盼的跟个猴子似的,而另外四个兄弟,他们上辈子或许坐过飞机,不过也仅限于国内而已,顶多也就几个小时而已,而今天必须在飞机上过夜,所以他们也有点睡不着。

最后还是我以必须倒时差为由把他们催去睡觉了,毕竟阿姆斯特丹和北京有着7个小时的时差呢,我们可不能过去当夜猫子啊。最后我也在安静的思念中慢慢睡去。

第二天下午,飞机降落在阿姆斯特丹机场,乌鸦这哥们一出机舱就整了句经典的话:“哇靠,这么多外国人啊!”我们6个马上远离他,假装不认识他。

“不知道白痴会不会传染!”方针一脸嫌弃的看着乌鸦说。

我们就这么一路笑闹着走到了出口,刚出来就看见梭举着块牌子,上面还写着“青春无敌队”几个中文,顿时滴出几滴冷汗,真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啊,这个破队名都丢人丢到国外来了,后来一想这里是荷兰,应该也没什么人认识中文,便也释然了。

可能是为了和阿贾克斯交涉,所以梭今天穿的很成熟,他现在也长到1米6左右了,带上副眼睛,也看不出来他是个跟我们一样大的少年。

我们五个一一和他热烈的拥抱,而且热烈得他透不过气来,为的就是报复他居然让我们在外国丢这个脸,乌鸦和阿龙两个则因为不认识梭,站在旁边显得有点拘谨,当我给他们介绍梭后,他们知道梭比他们还要小之后,他们便也活络了起来。

出了机场后我们便坐上了梭的旱马车,乌鸦上去后第一句话就是:“这车可比我舅舅的那辆面包车要宽敞多了啊!”呃,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刚在队名上丢了脸,现在他有提到队车了,真后悔把乌鸦也带过来。

不过还真是羡慕梭啊,在外国就是好,可以放心大胆的花钱,据说他在德国的老窝还停着几辆法拉利,保时捷的名贵跑车呢,今天是看有这么多人,才开了这辆车来,图的就是它的宽敞。

机场回市中心还有一段很长的路程,所以也足够让我们几个第一次出国的“乡巴佬”欣赏下荷兰的风光了。

一路上我们果然看到了传说中的风车,几乎隔几幢房子就有一个或几个风车,他们随着风悠闲的转着。

而路边那些黄白红三色的花朵应该就是荷兰的另外一个象征——郁金香了。鲜花是荷兰重要的出口商品。位于阿姆斯特丹西南郊的阿斯梅尔花卉市场是世界上最大的花市,花卉销往100多个国家。所以说阿姆斯特丹是鲜花中的城市也毫不夸张。

随着我们越来越靠近市中心,我们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到了水城威尼斯了,注意到我们的疑惑,梭解释道:“阿姆斯特丹是一座奇特的城市。全市共有160多条大小水道,由1000余座桥梁相连。漫游城中,桥梁交错,河渠纵横。从空中鸟瞰,波光如缎,状似蛛网。市内地势低于海平面1—5米,被称为“北方威尼斯”。”

当我们几个崇拜的看着梭时,梭也不好意思了:“呃,我其实也是前天才过来的,刚才说的那些都是旅游手册上的原话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