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部分 (第2/4页)

犹豫;要不要把74军或者军调往星子加强防御。

“报告。”副官忽然进来报告;“58师冯圣长求见。”

“冯圣法?他来得正好。”薛岳当机下了决心;星子不能不守;调74军上去又似乎有些奢侈了;调58师去则正合适;当下吩咐副官道;“请他进来。”

其实;薛岳要调58师去守星子还有一重考虑;他要借机统一军令。

**内部派系林立;大的有何应钦系、陈诚土木系;小的有胡宗南系、汤恩伯系;已经消亡的有张治中警卫系;蒋委员长为了搞平衡、玩制衡;又经常在各个派系中动手脚;最后造成各方势力盘根错节;军令很难真正统一。

兰封会战的失利留给薛岳的记忆实在是太刻骨铭心了;他绝不想重蹈覆辙。

所以;在大战之前;薛岳最先要着手解决的就是军令统一的问题;薛岳很清楚;他的出身跟藉贯始终是个问题;因为他是广东人;而蒋委员长讨厌广东藉将领是出了名的;薛岳能当上第l兵团总司令;是因为蒋委员长实在找不出别人了。

薛岳有理由担心;九江-德安会战中会再出一个桂永清。

薛岳心里更清楚;第l兵团的几个集团军司令、军团长还有十几个军长未必会拿正眼瞧他;仗打到节骨眼上;需要部队堵枪眼做出牺牲时;这些个军长、军团长或者司令就很可能拒不执行命令;所以;薛岳想先杀只鸡给这群猴看。

薛岳选的这只鸡就是俞济时;这可是一只比猴还要难缠的鸡。

薛岳要分拆74军;将冯圣法的58师调去守星子;已经升任第36军团军团长的俞济时当然不高兴;58师是俞济时的起家部队;俞济时一向视58师为他的自留地;又岂容薛岳染指?可58师名义上毕竟隶属于第l兵团;俞济时不敢明着抗命;便通过族叔俞飞鹏走通了第九战区总司令长官陈诚的门路;让陈诚向薛岳施压。

陈诚深知俞济时是老蒋红人;便跟薛岳提了一下。

但薛岳这次发了狠;兰封会战**各部军令不一酿成的恶果给他的教训丨太深刻了;薛岳深知;要想打赢小日本;要想在九江、德安打个翻身仗;第l兵团的军令就必须统一;像桂永清、黄杰、龙慕韩这样的例子绝不能重演;所以当陈诚委婉表示可以调冷欣第师去星子时;薛岳断然予以拒绝。

第一卷淞沪会战 第6章 杀鸡儆猴

“咣”俞济时把手中茶盏恶狠狠掼地上;冲着第l兵团司令部方向愤怒咆哮;“他薛岳想于什么?他是想杀鸡给猴看吗?可惜我俞济时不是鸡”

74军副军长兼5沛长王耀武、9军军长陈安宝还有第36军团参谋长马君彦都没敢吭声;陈安宝是初来乍到还不熟悉俞济时这个长官脾气;所以不敢随便表态;而王耀武和马君彦是太了解俞济时了;知道他绝不会善罢于休;劝也白搭。

薛岳这次看起来真是铁了心要治一治俞济时;让别的军长司令有所顾忌。

但俞济时也不是这么容易服软的;厮混军界这么多年;除蒋委员长他谁都不在乎、谁的帐都不买;当年他在浙江当保安处长;因为一言不合就敢当着当时浙江省主席鲁涤平的面殴打鲁的亲信杨绵仲;而且公然辱骂鲁;让鲁涤平这个老军阀很是下不来台。

一句话;俞济时的骄横跋扈是出了名的;他不仅是黄埔一期生;更是奉化人;而且还是蒋委员长的远房外甥;这几重身份摆在那里;俞济时想不横都不行;自黄埔出来;还真没什么人能拿俞济时怎样。

“参谋长。”俞济时转过身来;盯着马君彦气鼓鼓地说道;“马上给武汉发报;就说我军团在兰封会战中伤亡太大;老兵疲惫不堪;刚募的新兵又未经训练;实难堪一战;故此申请调往后方整训丨请委座裁夺。”

也就俞济时有这大口气;换别人还真不敢把事情捅到老蒋那里。

老蒋对俞济时还真维护;像俞济时这么搞法;换别人老蒋把他撤职都是轻的;然而亲疏有别;俞济时还真就不一样;老蒋接到电报之后;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去电训丨斥;而是把第九战区总司令长官陈诚找来;商量对策。

陈诚也不敢随便乱表态;薛岳跟俞济时间的顶牛已在第九战区闹得沸沸汤汤;作为第九战区的总司令长官;陈诚当然不愿意事势继续发展下去;甚至于失控;但问题是;这件事情的确是不太好处理

理智上陈诚倾向于薛岳;认为俞济时顶撞薛岳此风断不可长;若不严惩俞济时;薛岳在第l兵团的威信将荡然无存;那就只能临阵换大将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