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 (第1/4页)

个发了根烟,看到两个学生娃,还有一个老油条,心里不禁发怵。

沈桐心里也没有底,便用手推了推鼻子道:“我也没什么好的想法,要不我们先到隆中市去看一看?那里我比较熟。”

一旁农经站的张一生蹲在地上“吧嗒吧嗒”地抽着烟,眼珠子咕噜咕噜地来回旋转着,不停地在刘思明和沈桐之间切换。张一生得知他也要出去招商引资后,心中一阵狂喜。老实巴交的张一生一辈子也没有出过远门,好不容易有这么一次机会,公家管吃管住,又能出去玩一玩,何乐而不为呢。至于招商引资我才不管哩,处分也不会处分我,管求他了。于是他说道:“东江省屁大点地方,有什么企业可招的,我们要去就去大城市,比如说北京,上海之类的,那地方才有大企业哩。”

刘慧曼加入刘思明一组,是她主动与马国涛请缨的。虽然来了石河镇不到半个月,但刘慧曼对这个充满沧桑感又刚强俊逸的刘思明十分有好感。她几经打听,得知刘思明现在离异单身,心里不禁窃喜。但平时工作中与刘思明没有交叉,她也只能远远地望着刘思明,偶尔碰面的时候打一声招呼。得知可以一起和刘思明外出,刘慧曼心底异常激动。看着眼前刘思明抽烟沉思的举动,刘慧曼失神地看着他,直到两人眼光碰撞,刘慧曼才慌乱地把眼神盯到记录本上。

刘慧曼为了缓解尴尬,便鼓起勇气说道:“我在江苏读大学,那里的经济发展特别快,尤其是轻工业,我们不妨去那里寻找商机?”

刘思明也感觉到刘慧曼的眼神有些不对,一时走了神,一不小心把烟头弹到了床上,他急忙站了起来,使劲地拍打着。烟头落地,刘思明狠狠地踩了一脚说道:“轻工业?你看看我们乡镇适合发展轻工业吗?就算能行,但交通一条就把路给堵死了。最好结合石河镇实际,比如说化工企业什么的。”

被刘思明否定后,刘慧曼脸色有些挂不住,顿时红的像苹果似的,便低下头,咬了咬嘴唇,使劲地抠着笔。

沈桐上次与刘思明提到过石河镇的“四宝”,但刘思明好像并不上心,也就没有再提。他觉得可以在“四宝”上做文章,尤其是桥北村漫山遍野的党参,说明该地适宜党参生长,如果引进企业指导农民人工种植,统一种植,统一收购,统一销售,远远比二道贩子收购的价格公平的多。想到这,沈桐说道:“我们不妨去一下东北,寻求农业上的合作伙伴,如果桥北村的党参能够通过人工种植,不仅可以完成招商引资任务,还可以真正让群众受益。”

人工种植党参,刘思明也不是没有想过,甚至县里的领导也曾经考虑过。但由于石河镇生长周期短,且技术难度大,再加上资金紧缺等等种种因素,几次提及都被搁置,现在沈桐又重新提起,作为分管农业的他心里也是五味杂陈。自从狮头山开矿以来,把整个林区植被基本上都已经破坏了,面对价格高昂的矿石,野生党参也自然入不了镇领导的法眼。发展,谈何容易?

刘思明脑子里一团麻,他思索了一会,便说道:“大家先回去吧,让我静下心来思考思考,另外大家回去准备一下,马书记让我们三天后出发,如果大家手边的事处理好了,我们最好提早出发。好了,先回去吧。”

沈桐本想继续与刘思明探讨一下,但看到刘思明错综复杂的神情,便摇了摇头,退了出去。

第0045章 飞来横祸

刚出门,沈桐远远地看到大门口有一个熟悉的身影,他仔细一看,原来是魏二狗的儿子魏远。只见他神情慌张地在大门口来回踱步,不时地往镇政府院子里望一下。当他看到沈桐的身影时,便急忙向沈桐摆了摆手。

这些天沈桐被镇政府杂七杂八的事情忙昏了头,一时忘了去魏二狗家看一看他的近况。上次去魏二狗家时,沈桐承诺给魏远进行辅导,但魏远一次也没来找过他,让沈桐颇感无奈。看着魏远紧张的表情,沈桐一下子意识到出了事了,便急忙走了过去。

“沈干部,我爸,我爸他……”魏远用急切地眼神看着沈桐,大口喘气地说道。

果然不出所料,沈桐催促地问道:“你爸他怎么了?”

魏远定了下神,说道:“我爸早上去割猪饲料,一不小心从山上滚下来了,现在在镇医院了,我也不知道该找谁,所以,所以就找你来了。”

沈桐看着魏远怯怯地眼神以及小心翼翼的谈吐,心里十分心疼。听到魏二狗住院了,沈桐连忙说道:“走,我们一起看看他。”

沈桐走出几步,而魏远却站着原地,双手抠着衣襟,眼泪啪嗒啪嗒地流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