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部分 (第1/4页)

,嘿嘿。”

“叫我沈桐就行,没有那么多名堂。”沈桐在桥北村成天与村民打交道,他们的朴实是发自内心的。又问道:“怎么样?你这还顺利吗?”沈桐指了指猪圈。

提到养猪,魏二狗又激动了,说道:“好得很嘞,我算了一笔账,到年底的时候,一头猪按800元算的话,我这一下子能卖一万多呢,到时候我也是万元户了,呵呵。”魏二狗能坚持到现在,全靠着每天算着年底能挣多少钱才坚持下来。

沈桐也为魏二狗挣到钱高兴,他看了一眼旁边的魏远,便说道:“二狗叔,你的答应我一件事。”

“甭说一件事,十件事我都答应。”此刻魏二狗心情高兴,便说道。

“你还记得我当初和你说的话吗?知识改变命运。等你赚了钱后,一定要让魏远继续上学,你想让他在村里待一辈子吗?”沈桐严肃地说道。

魏远听到讲自己,便羞愧地低下了头。魏二狗打算明年挣了钱后继续扩大规模,家里没有劳力,自己现在又成了瘸子,他有些无奈地看了一眼沈桐道:“哎!沈干部,家里的情况你都看到了,不是我不愿意让他上学,他走了,就全靠我一个人了,我也忙不过来啊。”

魏二狗讲的也是实情,但沈桐还是坚决地说道:“我不管你想什么办法,魏远必须上学,难道你不答应我吗?”

魏二狗犹豫再三还是勉强答应了沈桐。

沈桐把电话留给了魏二狗,闲扯了几句后便离开了西湾村。

回到镇里,沈桐把东西收拾好,与同志们一一道别后,便背上行囊,在众人的目送之下,一步一回头告别了石河镇。

走到候车的地方,一辆摩托车呼啸而过,荡起了灰尘。等车的人并没有因为灰尘而后退,依然淡定自若的眺望着远处。沈桐突然有一种错觉,似乎又回到了第一天上班的情景,虽然已经过去大半年,但依然清晰可见。

不一会儿,班车开过来了,就在这一瞬间,沈桐回头看了一眼这个曾经战斗过的地方,有欢笑,有泪水,有迷茫,有得失,甚至每一件事,每一个人都浮现在眼前。赵毅堂、马国涛、蔡家全、秦启华、闫东旭、袁彩云,甚至食堂的做饭柳妈,还有返校的刘慧曼,此时,没有了仇恨,只有恋恋不舍。

上了车后,班车缓慢地移动前行,从今天起,就要告别石河镇,沈桐头靠在玻璃上,无限伤感涌上心头。在这里,自己学会了坚强,学会了勇敢,更让自己从不谙世事的单纯到历经世事的成熟,这是一笔人生的宝贵财富。

别了,我亲爱的同事!

别了,石河镇!

第0101章 县委办

夏末初秋,东泉县已经明显有秋的娇容,璧山河畔的垂柳伴随着阵阵秋风摆弄着婉约的舞姿,片片树叶如同滑翔伞一般静静飘落在河面上,激起一圈又一圈的涟漪,向周围扩散而去。晨练的市民褪去了夏装,在璧山河畔或慢跑,或跳舞,或打太极,清闲怡乐,乐不思蜀,一眼初秋,秋意悠远。

星期一早晨,为了不耽误报到,沈桐的父亲沈建柱专门雇了一辆出租车,早早地就把沈桐送到县城。临走时,硬是给沈桐塞了1000元,让我请同事朋友吃饭。沈建柱也没想到儿子这么快就回到县城工作,在回去的路上,沈建柱思量着早点给儿子在县城买套房子为好。

吃过早饭,时间刚过7点,沈桐已经有些急不可耐,早早地就来到县委大院门口,只见大门紧闭,一名男子拿着大扫帚“哗啦哗啦”地扫院,靠墙的一侧停着五六辆小轿车和一辆小客车,车顶上还有几片没有来得及吹走的落叶。县委大楼里有两间屋子还亮着灯,不时地还传来阵阵咳嗽声。

县委大院如“凹”字型排列,正中央是一座四层办公大楼,两侧为二层小楼房,从大楼外侧看,这座“宏伟”的建筑年代并不长,ru白色的墙砖在夕阳的映照下,还透着晶莹光亮。大门两侧各一间门卫室,剩余部分则用铁栅栏围起来,墙内墙外种植着梧桐树和塔桧,在绿色的点缀下,让这座权力机关更显得庄严肃穆。

时间还早,沈桐便站在对面的一间小卖铺门口,便铺盖卷往门口一靠,观察着稀稀落落过往的人群。小卖铺老板大概60多岁,全神贯注地正盯着电视看着新闻,职业习惯察觉到门口有人,便回头瞟了一眼。当他看到一个年轻高大的小伙子杵在门口,旁边还放着行李,便猜到这个年轻人即将要走进这个大院。于是,他走向前去,轻轻地拍了一下沈桐,故意问道:“嗨,年轻人,在等人?”

沈桐回头一看,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