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部分 (第1/4页)

“还有你们,明天早上吃过早饭后,就可以下去了,提前踩好点,把线路规划好。如果乡镇官员不配合或不作为,当场免职,不必汇报我,我赋予你们这个权力,包括沈桐在内。你在巡视过程中,发现有异常举动,及时向我汇报,以便调整策略。”

沈桐敏锐地发现这套行动方案里少了一个环节,于是他及时提醒道:“吴书记,我们把目光都集中到私挖滥采点上了,而忽略了交通主干道出入口,尤其是石河镇与昭北市交界交叉路口以及凤岭口这两个点,万一抓捕失败,犯罪分子就有可能驾车逃脱,所以我的建议是,还需要派一部分警力把住路口,实在不行明天晚上行动之前临时封路,只准进不准出,彻底切断退路。”

一旁的赵毅堂听到沈桐的这个建议,惊出了一身冷汗,百密一疏,而且是至关重要的环节,他没有作声,眼光瞟向了吴江凯。

吴江凯在听得的时候不住点头,他道:“沈桐的这个提议十分及时,又非常关键。这样,鉴于公安局警力不够,明天张主任联系下交警队队长,让他到我办公室来一趟。我们一定要把东泉县围成一个铁桶,一只蚂蚁都不能跳出去。”

第0268章 零点行动(六)

讲到此,万强也想到了一个重要环节,他道:“吴书记,一下子抓这么多人,看守所也放不下啊,现在的看守所最大的容量也就30多人。”

这确实是个难题,众人陷入了深思之中。

石河镇发生泥石流滑坡的时候,沈桐曾经负责转移安置桥北村村民,当时这批村民临时安置在石河镇的粮食仓储库。粮食仓储库不仅空间大,而且密封性好,除了两边的大铁门外,就是高高的墙上留着狭长的透气孔。根据这一经验,沈桐联想到县粮食局后院的一排仓储库,于是道:“吴书记,县粮食局后院有十几个仓储库,实在不行,那里到可以作为临时‘看守所’,安全性也比较高。”

众人也实在想不出什么好的办法,吴江凯就道:“那就按照沈桐的建议,将就着用吧,不过一定要看守好,不能出现任何纰漏。”

一行人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又发现了好多问题,大家发挥集体智慧,一一化解并整改,一直商讨至凌晨1点才结束。

第二天早上,沈桐醒来后拉开窗帘,发现地上已经是厚厚的积雪。又一场大雪,对于农民来说这是件好事,但对于今晚的“零点行动”却无疑增加了难度。要知道,抓捕行动基本活跃在大山深处,车辆进不去,徒步前行就更加费劲了。沈桐暗自叹道:“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啊。”

到了办公室,吴江凯已经上班了。沈桐轻轻敲门进去后,看到吴江凯站在床前,抽着烟一声不吭,眉宇之间拧成了铁疙瘩。沈桐走到跟前,低声地道:“吴书记,下雪了。”

“嗯。”吴江凯吐了个烟圈,迅速在结霜的玻璃上扩散开来。

“吴书记,您看……”沈桐见吴江凯不说话,继续提醒道。

吴江凯不看沈桐,伸手一扬,道:“我知道你想说什么,通知下去,行动一切照旧,定下的时间绝不能改变。”

话音刚落,门外有人敲门。沈桐立马走过去打开门,交警队队长曹建宏走了进来。

“哦,是建宏啊,快坐,我有事找你。”吴江凯见曹建宏进来了,迅速进入工作状态,回到到办公桌前坐下。

沈桐很自觉地刻意回避,就在出门时,吴江凯道:“沈桐,一会儿你就和他们一起下去吧,保持通讯畅通,随时向我汇报。”

走出办公室,张立伟正好在锁门。沈桐走了过去,低声道:“吴书记说计划不变,一切照旧。”

张立伟看了下走廊里的窗户,面无表情地点头道:“知道了。”

沈桐又来到小车班,见老魏懒洋洋地躺在那里玩着手机,而刘启泰则泡了杯浓茶在细细品味,其他司机则围坐到一起闲聊着,看到沈桐后,谈话声戛然而止,都直勾勾地盯着沈桐。

“是沈桐啊,来,快来坐。”刘启泰热情地招呼着沈桐,一个司机见状,迅速把屁股下的椅子抽出来,放到桌子旁边让沈桐坐。

沈桐摆摆手笑道:“刘叔,我是来找魏刚的,吴书记让我随同督查组成员一同下乡进行督查。”

“下这么大雪还要下乡啊,够辛苦的。”刘启泰呵呵笑道。

老魏起身准备出去,沈桐道别后也打算出去,这时一个司机尾随其后跟着出来,悄悄地拉了下沈桐的衣角,又使了个眼色,走到一个角落。

沈桐有些疑惑地走了过去。那司机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