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部分 (第1/4页)

�阋匀萌宋欧缟サā�

进奏院到了宋代达到鼎盛,具有传达“邸报”,开具“文牒”等功能,到元代废止,但并没有彻底取消,到了明清时期,以“同乡会”和“会馆”的形式出现,赋予了更多功能,沟通家乡与京师之间的联系,接待来京出差的地方官员及进京赶考的家乡学子,维护家乡人民在京的合法权益等。会馆逐渐成为政治和社会活动的重要场所,近代很多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都与会馆有关,比较著名的有“湖广会馆”、“山陕会馆”等。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交通与通讯不发达,为了加强中央与地方的密切联系,第一个驻京办——内蒙古驻京办应运诞生。此后十年前,相继增设了省一级驻京办,到文革时期全部撤销,改革开放后,驻京办又重新焕发,尤其是80年代后期,数量极具增长,又迎来了繁荣鼎盛时期。据不完全统计,省、市、县、甚至乡镇村以及企业大大小小驻京办高达一万多处。

驻京办,顾名思义就是地方在京城的办事处,主要职能是对外联络、招商引资、向国家部门的争资跑项活动以及当地官员来访的公务接待。按道理说,只有经过国家审批的才能设立,但一些地方为了方便地方与中央的联系,纷纷跑到京城驻营扎寨,有钱的地方买一块地皮,建一个高档酒店,方便为领导到京有落脚处。没钱的地方就租,要不租民房,要不干脆把经营不善的酒店租下来,经过装修翻新后,专门为领导服务。

改革开放以来,地方驻京办事机构在加强地区间协作、服务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处置突发事件、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暴露的问题令人堪忧,比如非正常支出庞大,一个县级驻京办一年接待开销会达数百万。有的领导滥用职权,把驻京办当成了自己家,子女上学的开销,亲朋好友旅游花费,甚至给上级送礼等等都要统统从驻京办走账,就好比一个无底洞,永远见不着头。

回到东泉县,九十年代初期跟风设立了驻京办,在京城租下一处偏僻的小宾馆作为根据地,迎来送往各路人马。以东泉县的财力完全养活不起这个机构,不过领导们为了方便自己及其亲属,举全县之力保留下来。

任志谦进来后,吴江凯显然热情许多,起身迎接,这次谈话选择坐在沙发上,凭随意程度,两人私底下的关系应该不一般。

吴江凯笑呵呵地道:“志谦,早就要和你坐一坐,一直没有时间,怎么样,这一年干得顺利不?”

任志谦彬彬有礼,解开西服扣子道:“吴书记,我的工作做得不到位,没有及时向您汇报工作,是我的失职,恳请您批评指正。”

“嗨!扯那么远干嘛,我不怪你,知道你忙。”吴江凯居然降低身份与任志谦谈话,让沈桐对这位驻京办主任更加好奇。

任志谦略表歉意道:“吴书记,一切顺利,可是您去的次数少,我也不能尽心尽力为您服务,还希望您给我机会,为您效劳。”

“哈哈……你呀!”吴江凯开怀大笑道:“县里的工作一大堆就够我忙活的了,不过我马上就要去京城开同乡会,你可得给我办好咯!”

任志谦立马正了正身子道:“请吴书记放心,保证办好。今年我打算把各部委的几个小头头,还有一些东泉籍的经理老板,都统统邀请过来,会议地址我已经选好了,都等你去了。”

吴江凯点了点头道:“今年要新增两个人,这两个人一定要争取一下,一个是上次来东泉县的肖老,一个是在卫戍区警卫师的卢纪元政委。”说话的时候,吴江凯看了一眼沈桐。

上次,看大门的老王头去世,肖老作为老连长亲自赶来送终,省委书记乔仁甫陪同。而卢纪元政委是蓝月的姑父,上次县政协副主席郭金柱大闹,居然惊动了省长章秉同,省政府办公厅秘书长庞怀远亲自下来处理此事,这两人的来头都不简单。但这两位都不是东泉籍人,却与东泉牵强附会地有一定联系。实则,吴江凯看重的是在他们身上能够看到省委乔书记和章省长的影子。

关于这两位高官,任志谦也有所耳闻,不过要请这两尊“大神”,可不是易事。任志谦若有所思的用手指推了下鼻尖,道:“吴书记,我尽量吧,您也知道我能力有限,能不能请得动,还是两说。”

第0379章 化险为夷撸

吴江凯看到任志谦为难,道:“嗯,你尽力争取吧,请不到也不勉强。”

看到吴江凯略显失望的表情,任志谦道:“吴书记,这次你到了京城我带你去见一个人,保准你满意。”

任志谦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