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8部分 (第1/4页)

不仅如此。长期以来,百事可乐始终致力于建立以“百事可乐基金”为切入点的良好公共关系体系,热心赞助体育赛事以及其他公益事业。例如,赞助“八运会”、赞助中国甲A足球联赛、支持中国申奥成功等等。

百事可乐不惜巨资赞助“八运会”,取得了八运会饮料的指定产品的称号。大张旗鼓地掀起了一场沟通,出尽了风头,造成了一个虽在总体上不及、但在特定时期和特定环境中气势大大超过可口可乐公司的局面,不但在当时取得了明显的效益,而且还为其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百事可乐为庆祝中国申奥成功,把申办前的“渴望无限”和成功后的“终于解渴了”整合在一起,做成全屏广告的形式。具有很大的冲击力,与当时的气氛同频共振,不如此难表激情万丈,不如此不够痛快淋漓。相信在那一时刻。每个看到此广告的人都会心跳!短短四个小时,全屏广告点击数高达67877人。百事可乐此时与他们共同支持申奥,心灵相映,情感相通。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品牌的社会形象得以大大提高。

2001年12月。由百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捐赠,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设立的专项基金——“百事可乐基金”,向内蒙古的准格尔旗捐款。这笔资金将主要用于当地缺水家庭修建‘母亲水窖‘及贫困失学儿童复学等项目。此类活动大大增加了百事可乐的美誉度。

因此从某种角度来看,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一直在卖的是消费化,并且一直按照消费化去推广产品,所以在消费者眼里,百事可乐代表的是新一代年轻人的澎湃激情,可口可乐传达的则是年轻人火一样的活力,其实这些都是对目前国内城市青年消费化的贴切表现,这也正是两大可乐历经沧桑百年依然英姿勃发的根原因。

在这方面,非常可乐一直没有认识到化偏好是影响可乐群体消费的核心障碍,也一直没有跟踪研究过城市消费群体的需求特xìng规律,尽管娃哈哈的大营就在城市中。

而现在非常可乐似乎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希望借助年轻人的偶像形象,来改变非常可乐在年轻人之中的印象,然后由农村返攻城市,要知道娃哈哈的大营在城市里。但是非常可乐在城市却无法站住脚跟,这实在是一件非常讽刺的事情。

不过相比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而言,非常可乐也有自己的优势,那就是非常可乐是民族品牌,这一点非常重要,很多人就算是冲着这一点也会选择非常可乐而不是百事可乐,而非常可乐能在农村站稳脚跟,也未必没有这方面的原因,和因此而来的国家政策上的扶持。

江风自然不需要什么扶持,不过如果在高层的会议上选用自己的饮料的话,想必影响力是非常大的,这一点他倒是很有信心,相信没有人会驳他的面子。

第327章 话语权

() 1998年的时候,娃哈哈经过十多年的历炼,感到自己羽翼已丰,已具备了与世界大品牌进行竞争的条件,经过两年多的jīng心研制,推出了自己的可乐——娃哈哈非常可乐,在饮料界主动扛起了向国际大品牌挑战的民族工业大旗。

自投产以来,非常可乐异军突起,2003年产销量已达62万吨,与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形成三足鼎立之势,打破了非常可乐推出市场时一些人的“非常可乐非死不可”“非常可乐非常可笑”的预言,也打破了可口可乐不可战胜的神话。

不过,江风始终认为非常可乐的定位一直是打爱国牌,强调土化,这样的宣传策略未免显的有些小家子气了点。

而且,不管承不承认,中国人的心理普遍都认为洋货好过土货,只不过有的很强烈,就表现成崇洋媚外;有的则只是下意识里表现的。虽然非常可乐在口味上,与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相比来说并不差多少,但是人们就是喜欢喝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却对非常可乐不屑一顾。尽管从去年开始,娃哈哈开始扩大在城市的宣传,但是非常可乐的销售方向也主要是以农村市场为主,大城市里面乏人问津。

这其中,除了人们潜意识里认为喝洋可乐比土的可乐更时尚一些的消费心理之外,更重要的是非常可乐的定位就出现了很大的问题。因为可乐的消费群体是年轻人,而对现在的年轻人来说,时尚、个xìng、自我才是最能被年轻人接受的观点,但是从这点上来说,非常可乐确实土了一点。

其实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可乐只是一种碳酸饮料。身是没有多少化的。但是为什么同样是一种极其普通的碳酸饮料,有的消费者就只喝可口可乐、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