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7部分 (第1/4页)

吴慈鹤知道江风的建议不是要彻底扭转某些沉积陋习,至于它想打破旧规,让更多见不得光的事物曝光,这同样是一条漫漫艰辛的路,但是第一步总要踩出去,在此之前,监督性的机构可谓不少,舆论媒论的本身就是在监督这个社会,但是不少事实都被掩盖了真相。

“综治导读”的最大准则就是实事求是的曝光任何想要掩盖的事实,以综治委的名义!

书记处书记会议讨论了《综治导读创刊可行性提议》,有不同意见,未能达成统一认识,有人指出:“有些事不曝光是因为它有损党的形象,有损政府的形象,会造成较大的社会影响,不是我们没有治理的决心,而是在治理的同时更要维护党和国家政府最正面的形象。”

然后例举了李学海鸣事件,李学海、李学军以及另外三个人都是副省级官员,都涉及了本案,就这样曝光出去,老百姓们对政府不是要大吃一惊?哇,这么贪的官?上面怎么用人的?

当然,之前不是没曝过比副省级更大的贪污巨员,但这种曝光度不能太频繁,一次曝五个副省级,上面的面子挂不住啊,不是不处理他们,只是低调处理,为了降底社会影响。(未完待续。。)

ps:  蛇年除夕夜,雪恋在这里祝大家阖家欢乐!这也是今年最后一更,在这里向大家讨一张月票什么的,谢谢!

第955章 稳定压倒一切

这夜,江风接到了吴慈鹤的电话。吴慈鹤告诉他,综治导读的创刊可能要继续讨论,估计要加限制。

江风点点头,说道:“在我意料之中,不可能叫刊物什么都曝的,虽是综治委名义办的特刊,但也会有度。”

吴慈鹤说道:“基本是这样的,中宣部未必会要走审核权,但是综治委分管领导必须在每期刊物上签字才准发行,出了问题分管领导负责,总之啊,是个烫手的山竽,免不了被有心人钻空子。”

这话也不是瞎说,人家就利用这个刊物报道一些极敏感的事件,换言之,这是把锋刃!

江风搁了电话也在琢磨,事物总有好的一面,坏的一面,全看你怎么掌控,割伤别人的同时也有可能伤及自身,利与弊同在,国家级舆论口舌,可不比《男人装》或《花花公子》。

……

李家,李学斌也因为近期的事感觉沉郁非常,这次事件对李家的打击实在是太严重了,他也知道老李家第三代要凋零了,就剩老大的儿子李建声一个人了。

与女儿李秋瑶坐在一起,见她神情开朗,毫无被牵累的阴郁,心下倒是奇了,这丫头心志坚毅我是知道的,但她也没开明至这等程度吧?越是较真儿的人,越不容易想通的。

可他不知道,女儿李秋瑶在与江风接触中,已经被他那幽默调侃的言词解开了心结。

“秋瑶啊,你能放开一些执念,爸爸很心慰,李家啊,就指望你和你建声大哥了,你二伯家两个小子这辈子是完了,别想再踏足仕途的,你三伯、我还有你五叔膝下无子。李家第三代,凋零了啊!”

李秋瑶就说道:“爸,各人各命,上天注定,我都给堂哥拖累惨了,要不是……反正,我不待见他们!”

李秋瑶差点说出是江风帮忙救了自己,赶紧改口,这事不敢和爸爸说,老一辈执念更深。不易改,若给老爸知道自己和江风有交往,只怕他心里不高兴,毕竟李家和荣家在政治立场上所站的位置不同。

“爸也不待见他们……”李学斌何等精明,听出女儿话语拐了弯儿,但他也没有追问。

老爸没问,李秋瑶也乐得就此转移话题,她试探着问道:“爸,三伯和五叔的问题是不是很严重?会不会给开除党籍?”

“这个不好说。也许会给老爷子留一点面子吧,不至于做的那么绝,你三伯的问题不好说,这次事件毕竟是因他而起。而且他不但涉及到贪腐问题,还牵涉到重婚等多个问题,结果难以预料。倒是你五叔的涉案并不是特别深,贪是贪了的。但是数额并不太大,想必不会太严重。不过,最终的结论不会这么快下来的……”

反正。三伯李学海是完了,不给开除党籍那是给李家留面子,可以肯定的说,他的仕途终结了,估计是留党查看,然后边缘化,渐渐淡出政坛,被世人和家族遗忘,这就是结局。

李秋瑶想了想,对李学斌说道:“爸,法院这边我不想呆了,总有人会说三道四,我也想换个环境,院长不批我的辞呈,也是给咱们李家留面子,但他也不想让某些说想影响到他,我离开法院,大家都舒坦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