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部分 (第2/4页)

立个广告牌都容易,年底建成没有问题。”

敬部长连连说:“好好好!”

这时敬乡长插言:“如果是这样,有一件事,还得麻烦敬部长呢。我们得给学校取个校名,想来想去,像敬部长这样的老革命,是我们村,是我们乡,也是我们县的骄傲。没有你们这些老干部,哪有我们的今天呀!所以,我想校名用敬部长的名字叫’ 达公希望小学‘ ,还得请敬部长给我们写个匾额呢。”

敬部长显然很高兴,但谦虚地说:“不好,不好。尤其是我这书法,到哪里都有人叫我’ 留下墨宝‘ ,我知道,是有意捧我,实际是出我的丑……”

敬乡长坚决地说:“写好写坏我不管,反正只要是我们乡老革命写的字,就是把颜真卿请出来,我们也不让他写。”

侯贵卿忙叫:“司秘书,准备笔墨纸张。”

司秘书一声“好的。”不多时,几张大宣纸、一个盘龙端砚和一瓶文彩阁墨汁拿上来了。

服务员把饭桌擦干净,端上文房四宝,侯贵卿和敬乡长站在一旁伺候,敬部长将四尺长的宣纸摊好,两人在旁扯着纸边,敬部长略作构思,随即挥笔写下:

“达公希望小学”

这时敬部长的随行人员、秘书和服务员等人,也都围过来观看,敬部长写就,把笔一掷,说:“不行,写得不好,让你们见笑了。”

侯贵卿的秘书司马仁也在旁边观看,见敬部长写好了,一掷笔,动作很潇洒,心想:这字写得实在不敢恭维,但他的反应很快,立即想了一个故事,说:“传说,早先有十个太阳,晒得五谷不生。后羿有十支箭,射去九个太阳,后来他想,得留下一个太阳呀。于是留下一个太阳,也就剩下一支箭。后羿把这支箭一掷,变成了如今的伏牛山。”

敬部长说:“伏牛山脉就在我们家乡,在解放战争年代,陈赓大将就在这里用’ 牵牛战术‘ ,拖夸了国民党几十万部队。”

司秘书接着说:“咱们这个小招待所,院子虽不大,可是还有空地,侯书记,我建议咱们在这个院子里建一个凉亭,叫’ 掷笔亭‘ ,以纪念敬部长在这里展示书法。可是敬部长且慢掷笔,您得给我留下一幅墨宝呢。”

侯贵卿说:“你要敬部长一幅字,可以。但是敬部长得先给我写。”

这时其他秘书和招待所的服务人员,也纷纷说:“我也要敬部长一幅字!”

“我也要一幅!”

“我也要一幅!”

侯贵卿忙说:“在场的一人一幅,敬部长累了,给在场的同志写完,不得再给自己的亲友求字了。”又转身对敬部长说“敬部长,我可替你答应下了,你不能驳我这个面子呀!”

敬部长显然很高兴,说:“好好好,在场的一人一幅,不然白吃你们的毛豆了!”接着哈哈大笑。

敬部长写了有五六幅字,这才放下笔,坐在沙发上休息。

侯贵卿说:“敬部长也累了,你们都回去吧,我和敬部长谈谈在这里的活动日程。”

大家都出了门,但侯贵卿看敬部长的面色,好像并不疲劳,用眼色示意敬乡长事先嘱咐他该说的话。

敬乡长会意,说:“敬部长,有一件事还得麻烦您老人家。”

“你说吧。”

敬乡长说:“您知道,咱们家乡穷。每年国家都拔款扶贫,可是总是扶不起来。后来才知道,我们穷就穷在自己不能发展生产上,而发展生产又穷在没有人才上。人才呢,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没有新思想,新观念不行。所以,县里规定了一条政策,叫’ 送出去,请进来‘。这请进来,当然是请外面的人才,到咱们这个穷乡僻壤工作。也请了几个,但愿来的不多。这’ 送出去‘ ,您想咱们能送什么人?我们培训了一些女孩子,送给咱们河南在各地的老革命家里当保姆。当保姆,只是名义上的事,实际上是让她们开眼界,见世面,学习新知识,树立新观念。在首长身边,什么知识学不到!所以,我这次前来,还带了几个经过培训的女孩子,其他几个都有主了,还剩下一个,挺好的。敬部长如果愿意给咱们家乡培养人才,你看一看,相中了,就留下跟您回北京。”

敬部长想了想问:“能做咱们家乡的饭菜吗?”

“这是我们专门培训的项目。除了家乡菜,其他鲁菜,川菜,也能照量一两下子。”

敬部长说:“你不知道,找个保姆有多难。我那老太太,这一年之内,换了三个保姆。我说,咱们从老家找个农村姑娘吧。河南农村人朴素,厚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