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部分 (第2/4页)

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母女,一不沾亲,二不带故的,长住你家,实在不像话。写下契约,也当我们还了一些恩情了!”罗氏坚持要夫子写。

“罗婶,你和我娘那么交心,那些年,我家穷,也是你暗地里照应着。这会儿,既然我们家有机会照应你,这也是你和我娘的缘份,何必听别人怎么说呢?”杨子千才不要跟罗氏真的签什么契约。

“那怎么行?”罗氏坚持。

“这事,过段时间再说吧!”杨大年作为一家之主,看她们在争执,也不好说什么,只得开口阻止。

“当真,丫头,那郑和尚,却是真的过不下了,你怎么还……?”不就是几碗羹吗,这孩子,人都舍得花三两银子买回来,羹羹能救两人的命,或许,是三人的命,她怎么还这么计较。

“爹,你没看到今天下午上门的人些吗?如果我们大方的给了郑和尚,明天,门口就会有李和尚、王和尚、张和尚上门哭求了,你是给还是不给呢?”杨子千不得不给这个老实的亲爹打一针预防针,这口子,可开不得。

“你这孩子,哪来这么多和尚”杨大年笑着说道。

“四姑娘说得在理,这人啊,就怕贪,更怕人心不足蛇吞相。升米恩,斗米仇,这事,是要这么处理才合适!”夫子出声帮腔,杨子千朝夫子点头致谢。

“这样说来,如果真有那过不下去的,明天来家里也这样换工,我们还要做?”杨大年疑惑了。

“当然?!”头都开了,还能怎么样。

“如果,有换地的更好!”杨子千一个人在那儿做着美梦。

“你这孩子!”杨大年无声笑了,这闺女,比儿子更省心,还能帮着解决一些麻烦。

换工,换地?在一旁默默静听的杨大富,心里惊涛骇浪了。原想着兄弟家这样做不厚道。听了夫子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也是啊,如果家家都来借,来要,这老二家,纵然有金山银山也是要吃空的。自己,还是不要开口借,更不要去开这个头的好

看看月娘对罗氏的好,杨大富在心里骂着王花儿。都说你是一个聪明的,放着亲亲的弟媳不帮衬着,还嫌弃,现在好了,人家有口粮了,有多余的帮外人都不愿帮你,这都叫什么事啊!

“大伯,吃好没?”当杨大富放下碗时,杨子木还客气的招呼他。

“吃好了,吃好了,真好吃!”说是玉米羹,却又黑糊糊的,老二说是因着里面掺了那盐菜的原因。盐菜,怎么会把羹羹颜色都改了,不懂!

罗氏母女几人,每顿饭后,都抢着帮忙洗碗。

杨大富看着眼前的人群,觉得越来越恍惚,这,还是那个穷得一年四季吃野菜的弟弟家吗?

“大伯,没事的话,就经常过来玩吧!”临走,杨子千还热情的招呼他。反正,多他一个人也不多,不过,王花儿,对不起,你做了初一,眼下,我就做十五了。

郑和尚十天工换一碗羹,满满的一碗,他高兴的端回了家。

李家寨子里,有些人家,就找上了门,表示,也要这样换工。

工都能换,地,还不能换!

什么最重要,当然是地;可是,你眼下要问李老爷,什么重要,废话,当然是吃。

家里,没吃的了。连玉米羹都没有了。

立秋后就将镇上的两个铺子抵了捐税;卖的衣物首饰、典当的贵重东西,都没抵挡几个月。

契约写了好几张的夫子,迎来了下一个。

揉了揉眼,他有没有看错。那个他曾经的东家,怎么会出现在换工的行列里?

“李老爷,你要换工?”夫子心里,感慨良多,都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还不到一年的时间,风水轮流转,就将东家转到了换工的行列了。

“那个,让杨老二出来,我想给他换地!”想换工,自己一家人,肩不能挑,背不能磨,还换不了,不如,就换地吧!

“换地!”后面排着队的人家,相互惊讶的看了又看。

“换地!”杨大年在小三子屋里看着儿子们讨论着什么尺寸问题,猛的一听,吓了一条。

“呵呵,地还真的来了!”杨子千心里,乐开了花。

☆、第四十七章

“李老爷,你真的考虑清楚了,要换地?”杨大年将人请进堂屋里,坐下,两人闲扯了几句,言归正传,不过,当真正听到李老爷将来意说了后,他就直接蒙了,半天没反应。杨子千实在看不过眼,上前插嘴问道。

“是啊,李老爷,这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