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部分 (第1/4页)

太后闻言,也是欣然一笑,“那就算了,我们不等她了!”

就连牛淑妃、皇后,都没有露出丝毫不满之色,就更别提其余的妃嫔了。只有太妃神色微微一暗,看来是有些不高兴的:为了固宠,连自己的差事都不顾了……作为长辈,也的确有不满的理由。不过,她身边的安王和她说了几句话,太妃一听就又笑了,显然也没有和牛美人计较的意思。

蕙娘跟在姨母身边,座位不错,她很轻松地就将众人反应,全都尽收眼底,再结合皇次子身世的一些传闻,她对这个牛美人就更有几分好奇了。以当今皇上的性子,能在承平朝后宫立足的女人,都不会太简单的,牛美人以其低微的出身,非但已经稳稳地站住了脚,而且看局势,似乎和哪一方的关系也都并不差。有才有貌,有运气有手腕……

再看了两个锦绣大包袱一眼,蕙娘不禁又轻轻地笑了。

看来,承平朝后宫的斗争,可以说是方兴未艾,才开了个头儿呢。两个正主儿,都还在梳理羽毛积攒精力,为即将到来的连番大战,做着最后的准备——这对于权仲白,对她焦清蕙来说,已可算是再好也不过的消息了。

不过……

想到权夫人的叮嘱,蕙娘忽然间就明白了她的用意,她亦不得不佩服权夫人的高瞻远瞩,只是心头又涌起了一波新的疑云:权夫人这么帮二儿子,甚至比良国公还尽心尽力,难道她就没有为自己的亲生儿子做过一点打算?

“是了,还未请问娘娘。”她就主动问杨宁妃,“怎么今儿没见瑞云进宫——”

权瑞云是她的大姑子,也是杨阁老的儿媳妇,不管焦、杨关系多尴尬,蕙娘关心她一句,那也是做嫂子的本分。

“九哥没有功名。”杨宁妃微微一怔,便笑着说。“她进了宫,也没坐的地方,今儿人多呢,就不让她进来了。”

蕙娘点头一笑,便不再说话了,她给阜阳侯夫人斟茶,“这茶水都冷了,我给您换一杯……”

纵观一席,虽说她也和众位主位谈笑风生,可要说自己主动搭腔,也就是和杨宁妃搭了这么一句话。

作者有话要说:今晚吃饭吃得晚,更新迟了点,见谅哟。

晚上炒了一种不知名蔬菜吃,真是又老又苦,不知道有啥常见的蔬菜可以做得好吃的:(,我不擅长炒蔬菜。

还有青椒豆干配燕麦粥~这个蛮好吃的

☆、明43白

端午节当天;权家众人各有各的忙,虽说权夫人、太夫人不回娘家,可大少夫人不在,良国公要进宫朝贺;蕙娘下午又要入宫,除了中午聚在一起吃顿饭之外,便没有大事庆祝。等到五月初六,大少夫人也回来了,众人也都得空了,权夫人这才在后院香洲中安排酒宴,正好两进敞轩;以碧纱厨相隔分了男女,女眷们以权夫人为首;四夫人、五夫人为次,三人同太夫人坐了一张方桌,其余小辈们以回娘家探亲的瑞云为首,瑞雨居次,还有一班堂姑娘在下首围坐一张大圆桌,蕙娘同大少夫人就只在碧纱厨边上有一张小桌,两人也都不大坐,只站着服侍长辈们用饭。隔着水又有一班家养的小戏,扭扭捏捏地唱,“袅晴丝吹来闲庭院……”

吴侬软语,真是一点不比京里出名的女班春合班唱得差。一家子女眷们听得都很入神,太夫人笑着说了一句,“这套步步娇,次次听都唱得好,老四也真是费了心思调。教这班小蹄子们。”

一边说,一边权夫人就想起来问大少夫人,“我昨儿恍惚听说,伯红近日也是给她们写了新曲,可学得了没有?若学得了,唱一段也是好的。”

大少夫人正站着亲自给四夫人斟酒呢,听婆婆这么一问,她忙笑着说,“这我也不知道,他最近忙得很,您也知道,端午柜上事多……随常出门,都是天擦黑就出去,天黑了再回来。您要听,就叫他进来问问?”

说着,便有人出去把权伯红叫进来了,权伯红听见母亲要听昆曲,他哎呀一声,很抱歉,“那都是年节前后,家中无事时钻研着解闷的,自从三月忙起来,好几个月没沾边了,曲子都还没送过去呢。”

说着,就亲自执壶,给太夫人、四夫人等敬酒,四夫人笑道,“不要紧,我们家那位倒是又折腾了好些新唱段,您要听,一会递话出去,她们准唱。”

又让大少夫人和蕙娘,“你们也都坐下来安生吃着吧,有底下人在,耽误不了我们取乐的。”

大少夫人莞尔一笑,和四夫人开玩笑,“一年能服侍您几回呢,您连殷勤都不让我献,可见,心底是嫌弃我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